整洁的黑西装、利落的发型,他们不是新潮的都市白领,而是
胶州市
殡仪馆工作人员。在殡仪馆一线工作的10名工人中,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都是正值风华正茂的青壮年,却工作在人们都很“忌讳”的场所里,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过年过节,他们都需要坚守在岗位上,为逝者守护着最后的尊严。
4月2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了胶州市殡仪馆见到了这群人,虽然工作在“阴冷”的场所里,但是他们在严肃的表情下面透露着阳光、干练的气息。今年26岁的邵帅正在指引来办理丧葬业务的市民到各个窗口。“除了向来殡仪馆的市民解释各种殡仪政策和业务流程,还要负责搬运遗体。”邵帅介绍,他们这个队伍共有10个人,其中搬运遗体工6名,火化工4名,6名搬运遗体工采用轮休的方式,每天都有4人在工作,2人休息。
据了解,邵帅并不是最小的一个,还有一个25岁的同事由于轮休没有上班。谈起为什么会从事现在的工作,邵帅告诉记者,之前他是一名司机,去年5月份来到殡仪馆工作。“当时来这里,我感觉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并没有说经过什么复杂的思想斗争才做出的选择。”邵帅告诉记者,虽说自己没感觉有什么别扭,但怕父母不能接受。“我是在这工作一个月,完全适应之后,才敢告诉我的父母,起初他们也想让我重新找一份工作,但经过我的耐心开导以后,他们现在也已经接受了。”
今年31岁的单洪强在殡仪馆工作已经8个年头了,是在殡仪馆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名老员工。“刚来的时候,我也是一名搬运工,后来成为火化工。”单洪强告诉记者,根据统计,每年有6000多具遗体进行火化,有时晚上还有遗体需要火化,忙的时候一天时间都在火化室呆着。
在单洪强工作的火化室内,与大多数市民心中想象的“阴沉”、“恐怖”等并不一样,室内宽敞明亮,在房间的一侧整齐地摆放着几台火化炉,每个火化炉两边都设有电子控制器。
“刚开始我从事这份工作的时候,妻子也是不太同意,但在详细了解我的工作后,也就同意了。”单洪强告诉记者,刚开始干的时候,心里也挺害怕的,但时间一长,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是逝者人生的最后一站,我们是在为他们守护着最后的尊严,想到这些也就不害怕了。”
胶州市殡仪馆的负责人说,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出生的时候由医生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而在逝去的时候,也需要有人守护着人生的最后一站,他们需要得到理解与尊重。
■相关新闻
公益性怀念堂今年投入使用
本报讯(记者 刘振 通讯员刘晓) 近日,记者从胶州市民政局了解到,为推动殡葬改革,胶州市民政局规划建设了全国一流的骨灰存放项目——胶州市大型公益性怀念堂,预计今年就将投入使用。
近日,记者在怀念堂施工场地看到,怀念堂的地上主体部分已经建成,而施工人员正在忙碌地进行着收尾工作。记者从胶州市民政局了解到,怀念堂总投资3969万元,占地52.4亩,共将设计骨灰格位8.88万个,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怀念堂主体建筑为地宫式结构,大部分在地下,建成后可满足城区居民30年的殡葬需求,能够节约土地4000多亩。记者 刘振本报通讯员 石玉叶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