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能把脉还能唱柳腔 一辈子行善是热心肠

2014-04-08 11:1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在城阳,有着不少百岁老人,城阳的惜福镇也一度被誉为青岛的“长寿之乡”。那么这些百岁老人经历了怎样的时代变迁?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现在又是什么样子?本报记者将陆续走近百岁老人,倾听他们的故事和人生感悟,记录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长寿秘诀。

  早年经历坎坷却性格刚强,一生行善事却不求回报 ,子孙孝顺家庭和睦……家住上马街道的王秀德老人是很多人眼中的传奇人物。2014年4月2日(农历三月初三)是王秀德老人的一百岁生日,当天五代同堂来为老人祝寿。记者了解到,王秀德老人一百岁还能把脉唱柳腔,身体健康饭量不小,爱聊天心态好,是十里八村很多人都熟悉的热心肠。

  和睦家庭

  现场 子孙四代同庆老人百岁大寿

  说起家住上马街道的王秀德老人,十里八村的人可能都有所耳闻,这位老人用她的行动书写着她传奇的一生。2014年4月2日,农历三月初三,是王秀德老人的百岁大寿,认识她的人都说这是老人一辈子修来的德。

  4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上马街道王秀德老人家里,老人早早就起了床,穿好新衣服,等待子孙们的到来。王秀德老人一生有九个子女,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其中两个儿子已经去世,健在的子女还有七个。记者了解到,老人的大女儿已经81岁,大女儿的重孙子已经7岁了,其他几个女儿也都六七十岁了,最小的儿子今年也六十周岁了。由于老人的女儿们年纪比较大,所以老人一直住在她的小儿子家,每年也会轮着到她的女儿家住上一段时间。

  由于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是王秀德老人的百岁生日,这一天,老人的儿子、女儿、孙子、重孙子以及很多亲朋好友都早早地赶来给老人祝寿。“奶奶活到100岁真是不容易,这真是奶奶一辈子修来的德。”老人的孙子孙维进对记者说道,老人现在已经有后人101个,由于生日这天不是周末,很多人忙于工作没有到场,来给老人祝寿的就有六七十个人,老人的大重孙子今年已经25岁了,请了假领着媳妇来给老奶奶祝寿。现场大家一起聊天,给老人拍照,跟老人合影,场面十分热闹。

  心声“儿女都在身边真高兴”

  “今天俺儿和俺闺女都在身边,俺心里真高兴。”王秀德老人虽说眼睛患了白内障看不清,偶尔大脑有点糊涂外,大部分时间大脑还是比较清醒的,生日这天晚辈们都来给她祝寿,即使眼睛看不清孩子们的模样,可老人依然是打心底里高兴。

  老人的孙子孙维进告诉记者,老人非常喜欢聊天,家里人没事的时候就到老人房间和她聊天,由于老人年纪大了耳朵也有点聋,说话得大点声才行。“奶奶算得上村里面辈分比较大,威望也比较高的人,经常有老人到家里来找她耍,有时候人家上午8点来,一直聊到中午12点也聊不完,奶奶就是特爱说话。”孙维进说。在老人的房间里,记者看到老人的女儿、侄女们都围坐在老人身边,跟老人聊这聊那的,老人听明白了就眯着眼睛笑笑,然后说话做出回应。

  老人的三女儿今年也已经72岁了,由于家在莱阳,离着比较远,再加上年龄大了,一年也就在老人生日这天回来,再就是有事的时候也能回来。这次老人百岁生日,她提前一天就赶了回来,给老母亲过大寿,也趁着这难得一次回来的机会,多陪陪老母亲。老人爱唱戏,因为高兴,老人时不时还唱起了柳腔,声音还挺洪亮。

  家庭 子孙孝顺,家庭和睦

  一百岁,子孙满堂,王秀德老人这一家是令外人羡慕的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子女们对老人的孝心也是有目共睹,这可能也是老人长寿的其中一个原因。在老人房间里,记者听到老人经常会说她有好儿媳妇和好孙媳妇。老人是跟她的小儿子一家人住一起,住在一个朝阳的房间里,房间里收拾得很干净,没有一点异味。

  说起老人的小儿媳妇霍先芹,亲戚朋友们都是赞不绝口,天长日久地伺候婆婆,从没有半句怨言,是老人的知心媳妇。老人每天早晨差不多六点半或者七点起床,霍先芹总要这个时候问老人是否要小便,然后给老人端来洗脸水洗脸,接着就给老人准备早饭。“老人早晨最喜欢的就是用热水冲生鸡蛋喝,在里面加上豆奶粉或者麦片,再泡上桃酥,调在一块,老人能喝一大碗。”霍先芹说,老人五谷杂粮都吃,从不嫌弃饭食。闲着就给老人洗洗衣服,陪老人聊聊天,以便锻炼老人的大脑思维。同住在一起的老人的孙媳妇也很孝顺,在家把老人照顾得很好,给老人收拾,从不嫌弃。

  记者了解到,老人的其他子女也都很孝顺,离着近的经常来看望老人,陪老人聊聊天,帮着给老人洗洗衣服、换洗被褥等。只要是老人爱吃的东西,老人的子女们也会经常买了给老人送去。

  传奇人生

  经历 早年坎坷却性格刚强

  孙维进告诉记者,老人活到100岁真的很不容易,从小生活坎坷,这一辈子没少受苦。记者了解到,王秀德老人五六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生活困难,便跟着母亲乞讨生活。由于丧偶悲痛,王秀德老人的母亲几乎天天以泪洗面,时间长了,把眼睛哭坏了,那时候才六七岁的王秀德便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带着她的母亲讨饭生活。

  孙维进说,老人十七岁那年就嫁了人,日子比年幼时好了一些,但还是比较清苦。后来陆续生了九个孩子,生活更加困难,老人那时候吃了不少苦,把孩子一个个拉扯大。“奶奶虽没上过学,但她的性格很坚强,能吃苦。她66岁那年,奶奶最小的孩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刚成家几个月后,我的爷爷就去世了,剩下奶奶一个人,好在那个时候奶奶的孩子们都成了家,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孙维进说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家里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老人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享福了。

  行善 自学医术看病从不要钱

  这个看似平凡的老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会治一些眼病,还能给人把脉,十里八村的,甚至胶州、平度、即墨以及市区的人都来找过老人看病。

  据了解,王秀德老人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因为丧偶哭坏了眼睛,为了给母亲治眼睛,王秀德带着她的母亲求过医,可家里实在贫穷,没钱看病。那时候她的村里有个会治病的老先生,老先生见王秀德家里贫穷,没钱看病,因为同情,便教给了王秀德一些治眼睛的医术。尽管一天学没上,但王秀德为了减轻她母亲的痛苦,非常执着,而且很细心,把老先生教给她治眼睛的方法都一一记在了心里,认真琢磨。后来,老先生见王秀德有出息,就教给了她一些治疗眼睛疾病的医术,将来服务于别人,王秀德在出嫁前就完全掌握了这方面的医术。

  由于家里贫穷,为了治好母亲的眼病,王秀德便把留了多年的长发剪掉换了七根银针,根据老先生教她的方法给母亲治病,一段时间后,母亲的眼睛能看见了,痛苦也减轻了。

  “奶奶说她那时候知道自己能治一些眼病,只要是身边有人有这方面需要,她就免费给人家治疗,就这样一辈子行好,却分文不留。”孙维进说。

  奇迹 100岁还能把脉唱柳腔

  老人70多岁时把医术传给了她的儿媳妇,她的儿媳妇继承了她治疗一些眼病的医术,但后来的很多年里,仍然有不少人打听着来找老人帮忙,只要是老人能帮到的会尽力帮助。老人80多岁时 ,由于年纪大的缘故,老人双眼患了白内障,眼睛看不清了,当时家里人想让老人做手术,可老人自己要求不动手术,差不多从她眼睛看不清开始,老人就不能帮有需要的人治眼病了,但还是会给人把把脉。

  记者了解到,老人一直以来身体状况都很好,一年到头基本不感冒。老人99岁时还能自己上下楼,现在100岁了仍然能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只是现在家人担心老人一个人走路会摔倒,就不让她上下楼梯,老人下地走路时一般也扶着。更了不起的是老人现在还能把脉,记者看到,尽管老人的眼睛看不见,但只要有人把老人的手放到他的手腕处,老人会习惯性地把把脉,试着脉象好,还会说:“真是个好脉。”

  孙维进告诉记者,老人喜欢听戏、唱戏,直到现在还经常唱起柳腔,而且唱得还挺好。

  长寿秘诀

  习惯 低盐饮食还自创床头操

  要说老人活到百岁,很多人都问老人长寿是不是有什么秘诀?记者询问老人的家人得知,老人长寿可能与几方面有关。“奶奶吃饭有个特点,就是常年低盐饮食。因为我们的口味稍重一些,我们平时炒菜都提前给奶奶把菜盛出来。奶奶从不挑食,五谷杂粮都吃 ,一般早晨特定的都是用热水冲生鸡蛋,午饭就比较多样了,菜、肉、馒头,或者是包子、饺子等。”孙维进说,老人很喜欢吃肉,因为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吃肉也咬不动,通常家人都把肉做成肉丸给老人吃。

  “奶奶还特别喜欢吃饺子和包子,中午一顿饭能吃十多个饺子,胃口还挺好的。”孙维进告诉记者,老人有个生活习惯,就是每天只吃两顿饭,晚饭从来都不吃 ,饿的时候,稍微吃几片饼干就可以了。另外,老人还喜欢喝酒,而且还是高度白酒,直到现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稍微喝点高度白酒。

  孙维进告诉记者,老人有一个生活习惯,就是每天早晨起床后运动锻炼。“奶奶自创了床头操,早晨起床后,就拽着床头抻胳膊、压腿什么的,天天坚持,也就现在年纪太大,活动时不是那么方便了。”孙维进说道,“奶奶就是那种非常执着的人”。

  心态 不生大气,不动真火

  人一辈子不生气不上火很难得,而王秀德老人就是那种不生大气,不动真火的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这可能也是老人长寿的一大原因。老人的家人们告诉记者,他们基本见不到老人生气上火,老人一直以来心境都比较平和。

  孙维进说,以前有时候晚上家人们凑在一起商量什么事,老人觉得不可行的时候也会有意见,也有心烦的时候,一般这种情况下,老人都是自己调节,很快就好了,都知道生气过夜会伤身,老人从不把当天的气带到第二天。

  记者了解到,老人一直是个热心肠 ,即使家里生活很困难的时候,也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受老人的影响 ,老人的后辈们也都是热心肠 ,喜欢帮助别人,行善事。

  评价 “老人一家让人感动”

  “这位老人一家人的故事很让人感动。”家住上马街道的于秀丽告诉记者,说起和老人一家人的缘分,那还是一年半以前的事了。于秀丽回忆说,曾经她的眼睛不太好,听说上马有这样一家人会治这方面的病,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听着去了,结果治好了,还不收钱。“当时看到这家人家里有个近百岁的老人,老人的媳妇吃、喝、用的东西都给老人精心准备,家里所有人都对老人特别好,他们家的气氛特别好。”于秀丽说,让她感动的是,有一次她去老人家里,那天正好下着小雨,她看到老人的媳妇淋着雨在院子里给老人洗衣服,她打心底里佩服。

  于秀丽告诉记者,后来她听说了老人的故事,了解了老人一生的经历,很受感动,认为这样的一大家人,子女孝顺,老人长寿,而且心肠好,行善事不求回报,很值得大家学习。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