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平的“洋博士”学位近日遭到质疑,校方在核查后,表示其履职申报不存在造假。不过,相关高校教师官网简历措辞不规范、不严谨的“瑕疵”,再次令社会关注,在“洋学历”屡遭“打假”的今天,高校在核查、甄别时是否更该“如履薄冰”,以维护“象牙塔”的清誉。 遭遇此次风波的浙大副校长吴平,其官网简历的博士学位获得地为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菲律宾)”。3月底,有浙大教授网络实名质疑 “国际水稻研究所并无学位授予权”,引发社会关注。浙江大学4日公布核查结果为,吴平属国际水稻研究所与菲律宾大学联合培养,其博士学位证书由菲律宾大学颁发,但其履职申报不存在造假。
对这一核查结果后,社会人士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这并非典型的 “学术造假”,质疑者是“鸡蛋里挑骨头”;也有观点认为,在学术界屡被曝光“洋学历”造假的今天,无论是学者本人,还是学校的核查工作人员更需要防微杜渐,“勿以事小而略之”。
根据学校公布的核查情况,吴平在填写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时,对于学历的表述为 “1993年毕业于菲大/国际水稻所土壤微生物专业获博士学位”。然而在官网简历上,表述就变成了“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菲律宾)博士”。
“这种模糊的表述,很难评价当事人究竟是有意还是无心,但从结果看,至少也是不规范、不严谨的。”在采访中,多位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对记者说,如果学校在制作网页时,认真核查教授自己撰写的简介,而非“照搬”,这次的风波完全可以避免。
相形之下,2012年被曝出的原厦门大学教授傅瑾伪造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一事,属“无中生有”的主观造假,无论对本人,还是对学校,影响都要恶劣得多。究其过程,学校在审核中过于“信任”傅瑾本人,没有认真核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据厦门大学反思,傅瑾在此前应聘学校讲座教授时,即提供了假的博士文凭。而且按照教育部规定,海外应聘者的文凭都必须经过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公证。但是,厦大当时认为,这只是每年一个月的讲座教授,并不是全职教授,因此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来审核。此后,当傅瑾应聘厦大全职教授,因其已经和厦大合作了四年,是厦大的讲座教授,学校没有对她提供的证书等再做进一步的严格审核。
如今信息公开,高校核对路径多元,肯动手、肯动脑,调查“洋博士”的学历、学位的真伪并非难事。“问题可能出在相关工作人执行规定和程序上不够严格,审核形同虚设。”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宣传本校的师资队伍构成时,也总会列举出海归数据、教师中“洋博士”比例等数据。在一些学校,招聘到多少海外名校的“洋博士”,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人才政绩。
熊丙奇认为,高校在招聘、引进人才时过于看重人才的身份、头衔,有时容易引发人才履历和文凭造假。他建议,除了切实转变管理人才的传统做法,在对人才的评价中引入社会评价和专业评价。对参与审查的机构和专家,也应有监督和追究机制。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