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包村"第一书记"终身责任制 六成基本脱贫

2014-04-20 07:57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完不成任务单位不脱钩干部不撤离

  □记者 滕敦斋 报道

  本报临沂讯 记者从省直第三批“第一书记”培训班上了解到,省委、省政府确定,对“第一书记”所帮包村实行“终身责任制”,完不成扶贫任务,单位不脱钩、干部不撤离。

  第三年是“第一书记”党建扶贫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任务更为艰巨。3月中下旬,省委、省政府组织力量对583个省直“第一书记”帮包村进行了脱贫情况评估,对照“五通”、“十有”、“三达到”的标准,有92个村提前完成扶贫任务,占15.8%;有269个村基本完成扶贫任务,占46.1%;有222个村距离脱贫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占38.1%。从评估情况看,有近三分之二的村基本脱贫,没有脱贫的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统计表明,583个帮包村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27元,比2010年增加3323元,增长70.6%;减少贫困户3.1万户、贫困人口10.7万人,两者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5.7和14.9个百分点;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由8.7%提高到41.3%,集体经济“空壳村”下降了20.7个百分点。这些贫困村的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那些“第一书记”的故事

  省直第三批“第一书记”培训班近日在革命老区临沂举办。开班式上,面对587位新学员,高晓兵部长动情地讲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书记”的感人故事……

  一位“第一书记”在自己帮包的村里碰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大娘,养了19只鸭子,平时就靠这些鸭子下的蛋换些钱花,后来这些鸭子在村边的河沟里,被药鱼的人给药死了。看到老人伤心,他就到集市上买了30只小鸭苗送去,说是“药鱼的人找到了,村里让他赔了30只小鸭苗,又留下200元钱”。看到大娘欢天喜地地离去,这位“第一书记”说:“我不过是花很少一点钱,心中却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快乐。”

  有一位来自高校的“第一书记”,腾出自己在村里的临时办公室,办起了“四点半学校”,用业余时间辅导留守儿童。他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帮助群众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没想到却带来一串联动效应,此后他带领群众挖埋自来水管道、清理路障、进行农田改良工程等,不论是占了谁家的地、菜园和树,一听说是“第一书记”帮建的,都主动配合,没有一户提出额外要求,帮包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

  在一个帮包村,王家父子都是残疾人,靠吃低保生活,“第一书记”发现他们还住在危房里,就筹集资金为村里建了保障房,优先让王家父子住进去。村里还安排这对父子打扫街道,做卫生保洁,一个月有五六百元的收入。此后,村里像王家父子这样的贫困户,都主动找活干,想着挣钱养家,像变了个人儿似的。现在村里人都说:“第一书记”来了,带来了人气、财气、福气,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一位驻菏泽某村的“第一书记”发现,村里干群关系紧张,村民时有上访。通过调查,他了解到群众最不满意的有三件事:低保户评定不公正,工程建设决策不民主,财务不公开。他顶住压力,召开村民代表会,公开公正地确定村里的低保户,取消了不符合条件的3个低保户;对村里的每项工程建设,坚持决策有会议、事中有监督、决算要公布,办了什么事、花了多少钱,让群众心里亮亮堂堂。这些难点问题解决了,村“两委”班子的威信又回来了。

  来自省发改委的一位“第一书记”在日记中写到:在机关做统计工作,天天对着一堆数字,工作成绩好得不得了,但真正到了村里,看到电压不但低而且很不稳,电灯用不了,电视看不了,一用电磁炉就跳闸,真想打自己耳光。他说:“一年多来,我切身感受到农村的艰苦、农民的艰辛和基层的不易,看到了以往工作中的差距,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责任感比以前强多了。将来我再回到机关工作,再参与政策制定时,一定不要浮在表面、大而化之,一定要想到贫困村的老百姓,让政策更加贴近老百姓、惠及老百姓!”

   [编辑: 林永丽]

相关阅读

帮包村 第一书记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