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院士”为什么这样红

2014-04-24 09:2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毛建国

  近日,人人网流传一张照片,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位蓄着胡子 、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不是来做脱贫报告的,而是一名中科院院士 ,叫李小文。这张照片在网上走红,李小文也被称为“布鞋院士”。(4月23日《河南商报》)

  当许多人为能够走红而绞尽脑汁时,李小文院士却因为一张照片一炮而红。对于一个院士来说,赢得社会认可,主要靠的是学术。可在此之前,李小文是谁,研究什么领域 ,做出了哪些学术贡献,取得了哪些学术成就,人们并不了解。而且社会发展到今天,也早已经过了以貌取人阶段。仅仅因为一张照片,网友就毫不吝啬予以掌声,这里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有必要指出,一个人的穿着,与个人的才学乃至品德,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说衣冠楚楚、注重形象,就一定是道貌岸然;也不能说衣着简朴、不拘小节,就一定德艺双馨。但人们还是担心,一个学者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外部事物上,可能会影响对学术的投入,而且价值观可能会发生“位移”。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现实中,有些学者对于外部的东西,表现得过于痴迷,穿名衣、戴名表、开名车,已经成了一些学者对于成功的“标准配置”。人生目标定位于斯,在学术上又有多少恒心静心,又怎么能够耐得住寂寞?现在一些学者社会声誉不佳,专家被称为“砖家”,恐怕不能仅仅理解为是社会恶搞。的确有一些学者成为了“精致利己主义者”,在这个弥漫消费主义的时代,不断消费自己的良心和操守。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此也不无关系。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骤然见到一位院士衣着简朴,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兴趣。进而通过搜索,了解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出了哪些贡献,从而产生更大的兴趣。这里,看似是对李小文院士的关注,实则是对整个学术圈的关注;看似是对李小文院士衣着的关注,实则是对整个学术圈价值评价的关注。在人们看来,一个学者应该靠学术吃饭,靠道德立身,不应该在繁华世界里追名逐利、随波逐流。什么样才叫成功,这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回答的命题,学术圈尤其需要。

  “布鞋院士”的走红不是偶然,这体现出人们对于学术圈有不满、有期待。有网友讲,在李小文院士身上体现了“低调奢华有内涵”。这说明在这个看似“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人们其实有着一双慧眼,知道学术圈什么最重要,什么样的学者最了不起。这也提醒一些学者,还是应该回到学术中来 ,用学术标注人生的高度,而不是迷失在消费主义的泥淖里,糊弄学术追逐名利。不能“以衣取人”,也不能“以衣欺人”。对于学者来说必须明白学术才是最重要的,理解了这一点,再去努力追求,其实无论穿什么,人们都能理解和接受。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