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肚皮上长"黑痣"原是蜱虫 大夫称少见病例

2014-04-29 08:07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张明(化名)外出游玩归来,发现肚皮上竟多了一个"黑痣",而且非常疼。他到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断发现,这颗"痣"竟然是个活物——蜱虫。昨天,三医皮肤科主任王铂告诉记者,这是今年首例被蜱虫咬伤的患者,幸运的是,在检查镜的帮助下,专家用钳子顺利取出了蜱虫,患者无恙。

    蜱虫潜伏皮肤里

    20多岁的张明近日到外地游玩,回青后他发现肚皮上多了一个黑点儿,还以为是长了个黑痣,这个黑痣让张明感觉肚皮很疼。前天上午9时,疼痛难忍的张明到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三医皮肤科主任王铂初步判断这应该是蜱虫。在特殊检查镜的帮助下,"黑痣"被放大了十几倍,王铂确定它就是蜱虫。"放大后,我发现这只蜱虫生命顽强,正钻在患者的皮肤内喝血。"此时张明回忆起,他外出游玩时,曾在大草原上呆过挺长时间,而这正是蜱虫出没的地方。王铂分析,张明在草地上玩耍时被蜱虫叮住。"蜱虫的生命力很顽强,它一个小时只需要呼吸3到15次,因此,可以一直潜伏在患者的皮肤里。"王铂说,即便是患者乘坐飞机,对它也没有丝毫影响。

    用钳子取出蜱虫

    张明很幸运,他没有使劲动这个蜱虫,要不然,一旦蜱虫受到打击后,很容易吐出毒物。蜱虫身上有83种病毒,它一旦咬了人体后,就把口腔扎进皮肤,而蜱虫的头部有倒钩,因此很难彻底把它从皮肤内取出来。

    王铂确认,张明肚子上的蜱虫完好无损,还没有吐出毒液。"我确定最终的方案是,用钳子把蜱虫取出来。"王铂说,他先在蜱虫周围抹上了石蜡油。"这个油的作用主要是干扰蜱虫呼吸。"王铂说,石蜡油抹上半个小时后,他通过检查镜发现,蜱虫的呼吸开始困难,即便如此,蜱虫还是在做垂死挣扎,竟然使劲往患者的皮肤里扎,但很快就力不从心,开始往外退缩。趁着蜱虫退缩的时候,王铂用钳子夹住蜱虫的头部。"夹住头部的好处是,避免蜱虫往外吐毒物。"王铂说,刹那间,蜱虫还没有来得及挣扎,就被取了出来。经过检查,这只蜱虫的腿脚完好,没有留在患者体内。

    王铂说,据他了解,这是今年首例被蜱虫咬伤的案例。"我从事皮肤科多年,临床上很少能遇到活体蜱虫潜伏人体上。"王铂说。

    王铂对患者的伤口实施处理、消毒,然后让患者服用了药物,避免出现感染。"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现在已经出院。"王铂说,他提醒患者假如出现发热、呕吐等不良症状时,需要立即到医院治疗。到昨天下午5时30分,患者没有再到医院复诊。(记者 王磊江)

    新闻内存

    蜱虫传染多种疾病


    现在市民对于蜱虫持有恐惧态度,主要是因为有一个蜱传疾病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就像蚊子叮咬可以传播疟疾、登革热、乙脑等传染病一样,蜱叮咬可以传播发热伴、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等。发热伴的潜伏期一般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

    市第六人民医院曾经接诊过被蜱虫咬伤的案例,其中一名胶州的男子被咬伤后,出现了不良反应。专家表示,患者的腿部有蜱虫咬伤的痕迹,经过检查,确诊该男子患了发烧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开始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帮助其退烧。经过治疗后,患者逐渐康复。

    蜱虫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

    专家提醒

    进入草地树林提前做好防护


    市民该如何防范蜱虫呢?对此专家表示,市民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再轻轻取下蜱。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去医疗机构处置:自己无法取下蜱虫,或者蜱虫头部断在皮肤内无法拿出;因蜱虫叮咬出现严重过敏等情况时;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2周以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相关阅读

黑痣 蜱虫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