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青岛妇儿医院,医生与患者签署协议。
5月1日起,岛城患者在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时,
医患双方都要签署“不送不收红包协议书”,当天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市民对此举表示支持,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刹住送红包的不正之风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协议是“治标不治本”。“我们本来就不收红包,有了这样一个协议非常好,可以证明我们的清白了,签完之后觉得很坦然。”当天,有医生表示 。不过也有医生对此不买账,觉得这样是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而且道德约束想用一张纸来制止住很难。
医生患者协议书上签字 1日上午,记者分别来到青大附院和妇儿医院查看签署协议情况。记者在青大附院急诊内科见到了正在帮病人办理入院手续的王大夫。记者在这份协议书中看到,协议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一个是主管医生签字,一个是患者或者患方代表签字,双方都有三项承诺,其中包括了不送和不收红包。
青大附院急诊内科医生王旖旎说,由于现在都是电子病历,所以在录入患者信息后要将这个协议书打印出来,其中主管医师的签名有一个专门的Ukey插到电脑上,里面的名字都是统一打印字体,Ukey每人只有一个用来防止盗用;患者则是在纸上签字,夹到病历中,等住院结束后统一扫描入电脑。
市妇儿医院住院处几名市民正在给家人办理住院。记者注意到,市民王先生的住院病历最后一页有一张“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随后,医生还专门给他们讲解了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不能给医护人员送红包,而他们也不能收红包,讲解完之后,医生和患者家属签了字。医护人员一栏中除了主管医师签字,还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这个协议书要一直放在患者的住院病历里。”医生说,他们科室在4月30日准备好了新版的协议书,现在只要过来住院的患者都要签署,还有医院的投诉电话。
“签完协议对医生更信赖了” 今年84岁的宋玉兰因为心脏病等问题入院,她在签署完这份协议后告诉记者,入院前能签署这样的协议,心理上感觉对医生更信赖了。今年65岁的刘惠云因为冠心病在4月19日发病来到医院急诊科,之后转到病房时医生就让她在协议书上签字,这一举动让刘惠云觉得很暖心。“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在市妇儿医院妇科住院的刘女士说,以前她妈妈做手术的时候她就送过红包。“我记得妈妈做手术前,医生跟我们谈话的时候,说了一些自己怎么辛苦之类的话,住院前就有朋友跟我们说要给医生送红包,这样医生才能好好给做手术,听了医生的话后,我们就觉得医生是在暗示,所以我就给医生一个四位数的红包,医生也收下了。”刘女士说。“别人都送,我们如果不送,医生肯定不会对我们好,现在签了协议之后,我心里就踏实了,不用想着不送红包医生对我们态度差了。”刘女士说。
道德约束很难用纸来制止 青大附院急诊内科医生王医生认为,签署协议是一件好事。“医生本来就不该收红包,收红包的医生也只是一部分。”她认为,有了这样一个协议非常好,有种向患者表态的感觉,也能证明那些本来就不收红包的医生清白了。
“我们临床上会遇到患者送红包,不过我从来没收过,我觉得患者不送红包医生不收红包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专门为这个签协议。”记者采访时,岛城一家医院心内科医生说,“病人做手术为了寻求额外的关心,会想方设法送红包,遇到这种情况我会退回去,退不回去的话就给患者交到住院费里。”这名医生说,她觉得不收红包是医护人员应该做的,这在医生职业道德行医规范里是有要求的。“我觉得这是多此一举,是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这名医生说。“不收红包的医生不签协议都不会收,收红包的医生签了协议也很难受到约束。”在这名医生看来,道德约束很难用一张纸制止住。
记者此前采访了解到,送红包一般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想要得到特殊照顾或害怕医生不给好好治疗,一是家境较好的在看完病后表示感谢。对此,市民刘惠云认为,可以换个方式对医生和医院进行感谢。“我以前住院的时候都会要医生的电话,经常给他们打个电话说说话,或者给医生写封表扬信,这样医生同样受到肯定了。”她觉得这种方式可以推广。
文/记者 郭玉华 韦丽丽 图/本报记者 王滨
■链接
可登录半岛网参与问卷调查 您是否给医生送过红包?即日起,本报联合半岛网开展关于“红包”的调查问卷 ,市民可以登录
http://vote.bandao.cn/surveys/490/填写。同时,半岛网专门开了“红包”论坛,您是否给医生送过红包?医生是否会收取?您就医时遇到的好医生或者遭遇可以通过
半岛社区(
http://club.bandao.cn/thread-4718936-1-1.html)向我们诉说,或者拨打电话80889363、80889361。
“红包协议”是否有用说法不一
正方签署协议就是预防针 采访中患者家属和医生都表达了对签署这份协议的看法。市民侯先生说,送红包是一种私底下的事情,既然大家都在揣摩送不送、送多少好、别人都送我怎么办等问题,不如将这件事摆到台面上来,充当的是“打预防针”的作用。而签署了协议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提醒,这在全国的医德医风树立过程中的作用很关键。“如果大家都不送了 ,医生也不收了,那么风气就转过来了,只要有一个送的,传播开了就会越来越多。”因此他对这一形式表示支持。
侯先生还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他一位朋友的母亲曾经去某医院看肝胆科的病,这个朋友给主治医生送了2000元红包,不过医生并没有收,当时让这位朋友很意外,后来又给了一次,“这位医生年纪挺大了说话也直,问她,你给我这个红包是什么目的吧,这位朋友也实话实说就想让医生好好给母亲做手术,医生跟她说,就算你不给我这个红包我也会好好做手术,收了之后反而让我觉得负担很重,你还是别再叨叨了。”听医生这么说,这个朋友心里直打鼓。“这样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说我母亲的病不好治了?”当时急得她就哭了。医生看她急哭无奈只好收下了。由于手术不大,进行得很顺利,这位朋友的母亲很快就痊愈了 ,而且在住院的十几天里母亲受到的待遇一直不错。医生每天两次来查房问情况,嘱咐得也很仔细。“她后来跟我说送红包就是为了图个心安,让医生对母亲好点。”侯先生总结说,如果都没有花钱买特殊照顾的想法,那送红包也就不能成为风气了。
反方协议没啥用该收的还会收 “我觉得这个协议就是个形式。”王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周围有三个同事,老人做手术的时候都送过红包。”王先生说,他听同事说 ,老人住院的时候,大夫会创造机会跟患者要红包。“当然他们并不是明着要,有的把手术延期,住院的时候一直说前边等待手术的多,得排队等,但是送了红包之后手术安排得就快了。”王先生说 ,不送红包的话,医生态度就不好。这些现象导致大家现在都心照不宣了。
“住院的时候送红包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风气。”王先生说,现在不但送红包的多,送的数额还越来越大。“我同事送红包有的送一千,有的能送到五千。”王先生说,他们送了之后医生就收下了,拿了人家的好处,肯定就会给予一定的照顾 。不管是谁到了医院之后都想得到医生的照顾 ,都想让医生赶紧给自己手术,所以这种事只靠一张纸是很难起到作用的。“我感觉这个就是一个面上的事。”王先生说 ,患者送红包的时候是让医生给他特殊的照顾 ,不可能去举报医生收红包,患者不说,谁能知道医生收红包了呢。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