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汪昌莲 近日,记者调查北京10家设有产科的医院,其中9家医院均明确表示,产妇必须购买由医院提供的“待产包”,拒绝产妇自带新生儿衣物进产房。“为保证产房的无菌环境”是多家医院强推待产包的原因。但一些入院待产的产妇却对此并不认同,除了认为150元到700元的价格偏高外,包里很多用不着的物品也让他们觉得“白花钱”。(5月5日《新京报》) “待产包”一来算不上“必需品”,二来也不是“必购品”,医院可以提供,但其前提应该是全凭产妇自愿,不可强制。北京多数医院要求产妇必须购买医院推销的“待产包”,甚至拒绝产妇将自备的“待产包”带进产房,是在拿医疗服务绑架产妇的利益。
从表面上看 ,医院强卖“待产包”,是“为保证产房的无菌环境”,替新生儿的健康考虑。殊不知,无论是医院的“统一行动”,还是医护人员的“自选动作”,向产妇强卖“待产包”,均是受利益驱使,因为这种“待产包”,比市场上的价格贵许多。可见,在一些医院,“待产包”实际上已经变成了“
待宰包”,里面深藏着医疗腐败现象。
然而,“待产包”成“待宰包”,进一步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值得医疗部门反思。在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明显不足的不利条件下,医院为了保证公共医疗资源不“流失”,只得选择以药养医或过度医疗。医院和医生在以经济利益为先的服务理念驱使下 ,如何在患者身上逐利成为第一要务,这就不得不逼迫一些医务工作者放弃了救死扶伤的职责,乃至最终丧失了医德和良知。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医院及医生收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卖处方”,这势必会倒逼医生开“大处方”,多卖药,卖贵药。而一些医生过分依赖医疗器械,为病人进行过度检查或过度诊疗,也使现代医疗走入了“治病必用抗生素”、“用药和器械必拿回扣”的怪圈,严重损害了患者利益。因此,不改革现有医疗体制,不均衡配置公共医疗资源 ,不强化公立医院面对大众服务的公益性,不彻底根除医疗不公现象,一个小小的“待产包”,将会损害更多产妇的利益。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