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
津贴补贴,引导干部安心扎根服务基层。最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到底如何?对省委省政府的这项政策他们如何看待?5月6日,本报记者深入各乡镇进行探访。
现状
乡镇干部一个人得干6份工作 泉庄镇位于沂水县县城的西北部,距离城区32公里,与淄博市沂源县毗邻,是沂水县最偏远的乡镇。
“全镇机关一共有80多人,计生、环保、旅游、案件、食品安全等工作全部依靠这些人完成。”泉庄镇副镇长赵光峰告诉记者。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纪王崮”春秋时期国君级古墓就坐落在泉庄镇。“也是借着这个机会,我们镇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泉庄镇旅游办主任张瑞宝说,从4月30日至今,他忙得还没回过一次家。
旅游办副主任刘文婕是2011年考到泉庄镇的大学生,她是临沂市兰山区人。“我生在城区、上学在城区,3年前来到这里看到山清水秀的,非常兴奋,但看了办公和生活条件,心凉了一大截,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宿舍。”
刘文婕说。如今刘文婕已经和当地的一名小伙子结婚成家,并且正在孕育一个小生命。
事实上,乡镇人才的流失非常严重,像刘文婕这样在当地扎根的并不多见。“经常有毕业的大学生,受不了山区的生活环境而考出去,或者转行。”沂水县县直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对记者说。
一位在泉庄镇工作了十多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算每个月少给我1000元,能去县城也愿意。”
除了条件比较艰难,乡镇干部的工作强度也很大。6日临近中午,临清市尚店镇司洼管区主任王连国还在现场解决修路遇到的难题。
在修路现场泡了一上午,这个“80后”乡镇干部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王连国说,尚店镇作为临清相对落后的乡镇之一,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除了工资基本没啥补助。
尽管如此,镇里的工作强度一点也不小。
王连国介绍,尚店镇镇机关一共80多个人,30岁以下的才十来个,每个人负责的工作都不少。像他本人,除了是司洼管区主任,还是镇里的组织干事、人大干事、安全生产办公室工作人员、远程站站长、曲庄村第一书记,这些都是实职,日程很少有不满的时候。
王连国的家就在紧邻的刘垓子镇,但他一个星期也只落着回家一次。他说,聊城要求乡镇干部在村里吃住,因为“村民们白天都有活,开个会商量个事只能凑到晚上”。而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他勉强才休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