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妤
十年前,全市上下期盼已久的
枣庄学院创建成功,成为枣庄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2004年5月17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正式批准枣庄师专升格为枣庄学院。枣庄学院的成立填补了枣庄市没有本科院校的空白,山东省高校布局版图得到优化。从此,这所肩负着责任和重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院校开启了崭新的征程。
2013年5月,枣庄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这标志着枣庄学院本科教学水平达到了教育部的要求,实现了由"名"到"实"的蜕变,内涵发展跃上一个新境界,枣庄学院实现了华丽转身。
从2004年至2014年,枣庄学院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弦歌不辍。"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眸十年历程,学校围绕"内涵发展"这条主线,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框架基本确立,成为一所卓有特色、质量优良、声誉渐隆的地方本科院校。
升本十年固然精彩,下一个十年又如何再创辉煌?枣庄学院又处在一个新的坐标节点上。
如何继往开来?枣庄学院党委书记胡小林面对全校师生讲的这样一番话,也许是最好的回答——"升本十年要总结,在总结中探寻发展之道,凝练学院精神,以发展成就和学院精神凝聚力量,提振信心。下一个十年要深化改革,在改革中激发内生力,以内生力铸就竞争力,以竞争力赢得美誉度。改革归根结底是观念的转变,我们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扭转华而不实之风,以壮士断腕的果敢破除畏首畏尾的思想,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摒弃明哲保身的思维,以时不我待的急迫感割除观望拖沓之弊。"
十年前,创建枣庄学院成功,我们曾写下纪实文章《九龙山下的丰碑》,献给那些为创建枣庄学院作出贡献的人们;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写下这篇文章,作为姊妹篇,同样,献给那些为建设、支持、关心枣庄学院发展而倾情奉献的人们。以转变观念为先导 确立转型发展新理念
枣庄学院升格伊始,学院领导班子便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高瞻远瞩规划蓝图,顺势而上谋求发展,围绕"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一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如何保持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核心问题,在全校开展了"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学校认真分析了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找出了枣庄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清自身在全国高校特别是在地方院校中的优势和差距,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办学理念。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把枣庄学院建成"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效益显著"的综合性地方大学的发展目标。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为主,确立"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发展定位。在四个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一是学科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群对接,形成了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布局。二是学业课程群与职业岗位群对接,形成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学文化与地方文化对接,形成了接地气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态。四是国际视野与协同创新对接,形成了校政行企四方联动的开放办学机制。
2013年4月12日,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在视察学校时指出:枣庄学院"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方针正确,"改革创新、内涵提升"的路径可行。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
针对"新建地方本科学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枣庄学院提出了"加快培养煤化工、机械与装备制造、电子与电气、信息技术、食品技术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的专业建设目标,提升改造传统师范类专业,拓展建设应用型专业,扶持建设特色、优势专业,探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新体系,体现学校与区域的办学特色。目前,学校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与布局。
学校发挥地缘优势,结合当地煤化工等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建有联合培养硕士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校级品牌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10个,形成了一批与学校优势学科相匹配、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势品牌、特色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学校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确立了"就业有岗位、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全面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平台加模块"设计,打造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应用技术平台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专业竞赛、认证培训、顶岗实习和见习、综合素质培养等多种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敬业、乐学、应用、专业、技术"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成为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改革创新,带来了枣庄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而稳步的提升。近3年,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为74.04%、83.32%和83.43%,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近3年,考研录取率分别为35.68%、35.64%和35.37%,多人考入英国、法国、韩国知名大学,考入中国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211院校的人数均超过50%。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电产品设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共获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奖项122项,省部级奖项373项。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就业情况也十分看好,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2.23%。学生综合素质和升学、就业态势的良好发展,使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2013年4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3个省市区招生,学生报到率达到97.6%,创历史新高。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 提升科研和服务地方水平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引进和稳定上,加大投入,既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也提高其待遇,有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造就了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59人、副教授192人,博士、在读博士110人、硕士500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优秀教师3人,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获得者9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1人。
人才队伍的建设带来学校科研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高层次课题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0余部,其中SCI、EI、ISTP、CSSCI收录400余篇;取得鉴定成果300余项,获得专利成果60余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65项,其中曹胜强教授的著作《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荣获201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文学院卢衍鹏副教授获201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学校建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作为枣庄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以回报社会、服务地方为己任,勇于担当,反哺社会。充分利用地方城市转型战略和发展煤化工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旧城改造与城市建设三大战役这一契机,抓住煤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八大产业集群,以专业对接产业,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加强以服务枣庄支柱产业项目为主的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强化专业改造,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与水平,培养社会急需、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为枣庄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承担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达122项,获横向科研经费达1000多万元,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枣庄城市转型所需要迫切发展的煤化工、机械制造、高新技术等接续替代产业项目,以及服务业、旅游业、城市建设领域。学校先后成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太阳能光伏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榴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校企共建的科研机构。
枣庄学院还通过"人文强市"等方式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学校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学科优势,加强对枣庄地区特色人文资源的挖掘和研究,提高服务地方和谐、持续发展的能力。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各级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176项,其中有68项以枣庄问题为研究对象,涉及枣庄的新农村建设、法治建设以及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等。学校成立了区域(鲁南)文化研究院、墨子研究院、中兴文化研究院、资源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出版了《山东区域文化通览(枣庄卷)》、《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台儿庄大战资料选辑》、《枣庄文化旅游》、《墨子大辞典》、《墨子研究论丛》、《墨子大全》、《墨子研究》、《墨子词汇研究》、《墨子读本》等著作。
学校还全面参与台儿庄古城文化与场馆建设,组织文学、旅游学、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教师开展台儿庄古城文化研究,完成了100余万字古城文化资料整理、景区导游词及30个展馆创意方案的撰写工作。学校在古城建设了大学生文化艺术实践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心。学校还与枣庄市市中区进行了全面战略合作。学校也因而锻炼了一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区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建设美感大学为目标 营造浓厚的大学人文氛围
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先生说:"一个真正有灵魂的大学校长会给大学赋予美感。"
大学的"美感"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不仅体现在校园建筑、环境等硬件设施上,更体现在大学精神和大学气质上。学校重视"美感"大学的建设,始终把人文关怀的诉求贯彻其中,以消解功利性对师生的冲击。
枣庄是墨子故里,学校努力挖掘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墨子思想的精髓—"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确立为校训,把"厚德、明道、敬慎、固本"凝练为校风,把"淳谨、修身、任重、致远"定为教风,把"志强、智达、言信、行果"定为学风,在校园里设立孔子雕塑、鲁南先贤群雕等,让学生时时刻刻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充分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校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与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与枣庄市的区域文化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使学校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精神、浓厚人文氛围、鲜明创新风气、优美校园环境和高雅文化品位的高校。
枣庄学院着力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把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与人文素质提高结合,把教师的人文素养与学生的人文素质相结合,把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在一部分理工科专业开设中外文化精神课程,改进并提高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在文科专业开设科学素质课程或科学技术课程;为全校学生开设财经金融知识与实务课程,让学生通晓经营之道,以利于学生将来的创业;开设文化精神系列讲座,探讨四年大学生涯怎么安排、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将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合并为一门课,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之中,以此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学校先后编写出版了《枣庄区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经济生活导论》、《中外文化精神》、《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等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学校搭建了以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为龙头,以校院级竞赛和创新项目为基础,以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有效载体的三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对课外文化活动实施分层管理,使活动呈现出常态化、系列化、品牌化的特点,影响不断扩大。自2009年以来,学生连续6年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在山东省地方院校中走在了前列。
"兼爱"是校训首句,也是学校做好学生工作所奉行的宗旨。全校教职员工时时处处将爱心融入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中。对贫困生,构建了"奖、贷、助、补、减"一体的资助体系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办法,加大资助比例和资助额度。开设"绿色通道",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扎实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协助4397名困难学生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2230万元,近3年,每年安排设置500多个助学岗位。在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的"一助一扶贫济困"活动,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今日枣庄学院已形成了"以文化人"的风气,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充满了人文色彩,积淀着历史、传统和文化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学校建成国内最大、亚洲唯一的世界语博物馆和校史馆以及协同创新成果展览馆、美术馆、地质矿物展览馆、生物展览馆、校园文化创意展示中心、毛泽东像章展室等,极具人文气息的路名、景点、警示牌等等,一切都散发着高校应有的科学文化气息,整个校园氤氲在和谐、和顺、和美的氛围之中,为大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成事创造有利环境。
十年求索,耕耘有成。枣庄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这是对学校内涵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等成绩的全面肯定。
枣庄学院校长曹胜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这样坚定地说:"2014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节点,更是一个迈向未来的崭新开端。我们步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面临着高等教育发展的空前竞争和挑战,改革必将成为我们的唯一选择。我们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思路不动摇,实施以校院两级办学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不断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