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大洋一号”返回青岛。
科考人员在介绍海底热液区的多金属硫化物样本。
29日,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航程25628海里,完成大洋第30航次科考任务返青。本航次是我国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规划的开篇航次,科考人员在合同区新发现11个海底热液区,获得大量环境资料与生物样品,使得该区域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历程:历时179天“大洋一号”回家
28日,团岛码头,在鲜花与掌声的迎接下,“大洋一号”科考船凯旋。“大洋一号”科考船自2013年12月2日从三亚起航以来,历时179天,航程25628海里,顺利完成第30航次科考任务。此航次是我国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规划的开篇航次,重点在合同区展开了4个航段的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工作,兼顾深海环境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等调查工作。
179天的航程里,“大洋一号”经历过台风等恶劣天气,接受毛里求斯大使的慰问,奔赴过相关海域寻找MH370黑匣子……“大洋一号”的行程与经历让船上的每位科考人员都铭记在心。
“刚到西南印度洋海域某作业区的第一天,海况就非常差,整条船都摇晃起来,人根本站不稳,很痛苦。”科考人员路涛回忆,第一次经历如此恶劣海况时大家都很难受,慢慢地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生活。2014年春节,“大洋一号”上的科考人员是一起度过的,他们还在船上开展了各种娱乐活动,使得整个行程十分充实。
成果:新发现11个热液区 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取得突破
此次“大洋一号”30航次科考是2011年中国大洋协会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一万平方公里的矿区勘探合同之后,中国在西南印度洋进行了首次勘探航次。此次勘探,“大洋一号”在合同区新发现11个海底热液区,使我国在大洋中脊发现的海底热液区达到44个,其中合同区海底热液区发现总数达到18个。据了解,目前全球共发现热液区近400个,此次“大洋一号”在西南印度洋热液区的发现是全球科考人员在该区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此次科考,龙、断桥、长柏坡三个我们自己命名的热液区范围进一步扩展,区域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多。”“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研究员介绍,除了扩展了3个海底热液区的分布范围外,此次科考还在一处新发现的海底热液区获取地幔橄榄岩样品,这种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获取,对研究西南印度洋脊地幔组成特征、洋壳增生过程和热液成矿等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科考人员通过发现的碳酸盐堆积体及烟囱体和超基性岩,对碳酸盐热液区的成因取得了新的认识。
样本:带回大量珍贵样品 最大样本重近1吨
“大洋一号”本次出航获得大量环境资料与生物样品,并首次测得深海热液羽流中的溶解氢气含量数据,对海底热液区环境及生物样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最大的样品重近1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深海样品之一。
“这里面有很多海洋环境样品,包括岩石、热液区流体、水体样品等,以及盲虾、螃蟹等大量热液区生物及微生物样品。”陶春辉介绍,这些样品都是机器人下潜到海底2800余米深处取得的,这其中有很多热液区的岩石样品,包括硫化物、碳酸盐等;海洋生物物种包括螃蟹、盲虾、铠装虾、双壳类、贝类、螺、藤葫及多种鱼类的样本,数量多达上万种。
在这些样本中,最大的是一块是来自热液区的重达1吨的多金属硫化物样本,“这个样本上有黄铜矿、黄铁矿等多类矿物质,但其它具体成分及结论我们还得进行研究分析后才能下结论。”陶春辉介绍,此次“大洋一号”所带回的样品需要科研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整理,大约一年后才能给出全部分析结果。
科技:高新技术装备上阵 “80后”成主力军
“大洋一号”30航次承载了多种最新科技装备,并在合同区开展多金属硫化物的立体勘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勘探方法。
我国自主研发的“进取者号”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此次在合同区进行了钻探调查,钻探最深可达2800余米,共钻取样品14管,钻进深度总计11.4米,获取有效岩心3.81米,采集的样品类型丰富。本航次钻探的成功表明我国多金属硫化物调查手段由浅表层取样向深部取样跨越了重要的一步。此外,“大洋一号”在合同区成功实施声学深拖测线作业,获得有效测线4条,累计长度达103.33千米,为研究合同区已知热液区微地形和热液异常探测提供了关键数据资料。
在勘探技术方法上,“大洋一号”尝试在合同区开展多金属硫化物的立体勘探。使用声学深拖、ROV、近底磁力仪、电法探测系统、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相互配合作业,实现了从微地形测量-资源分布调查-矿体分布探测-钻探取样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方法,形成了多金属硫化物的立体勘探体系。
据了解,本航次共有133名科考队员参加了航次工作,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国内外30家单位,其中“80后”63人,“90后”10人,“80后”已经成为航次调查的中坚力量。
文/本报记者 陈之焕 片/本报记者 杨广帅
[编辑: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