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5月30日讯(记者 娄花)市民自己设计的小桌子、小椅子,还有孩子们自己画的画,都可以现场打印出实物,触摸3D打印有了固定的场所 。5月30日,位于延安路84号—6的“亨嘉3D 创客俱乐部”建成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全国首个
公益性的3D创意交流和展示平台,市民既可以看到国内外知名品牌的3D 打印机、扫描仪,还可以在现场进行创意,然后用3D打印机打出实物。当天,由市科协举办、亨嘉3D创客俱乐部等承办的
青岛首届“六一儿童3D 打印科普节”正式拉开帷幕,小朋友们在现场体验3D打印。
在300多平米的展厅,一台台3D打印机正在工作着,有的在打印小椅子、有的在打印扳手、还有的已经打印出一个小哨子,来自岛城一所小学的乐乐跟小伙伴好奇地向工作人员请教打印原理并参观打印过程,“你看这个小哨子,不到俩小时就能打印出来。”工作人员介绍,打印用的材料是类似于塑料的环保材料。
在体验专区和教育专区,孩子们可以在3D打印体验专区欣赏到3D打印机、3D 扫描仪及打印作品,也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亲自体验3D 打印。据工作人员介绍,小朋友自己画的画,也可以进行3D打印。先将纸质画进行扫描,再通过电脑建模,就可以把画的内容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3D打印科普教育专区主要进行3D打印科普教育活动,时长为30分钟,用插播视频、现场演示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参加活动的孩子进行科普知识讲解。
在培训教室,来自青岛市技师学院的学生们正在通过显示大屏,感受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屏幕上的打印机正在打印美味的蛋糕。青岛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高玮说:“以前学生们经常去问我3D打印到底是什么,现场感受体验后,同学们基本上就都明白了。”
据了解,“亨嘉3D创客俱乐部”是中国首家公益性的3D打印创意交流和培训平台,是由青岛亨嘉3D打印科技服务中心和“三迪时空网”合作运营,青岛理工大学3D打印实验室也是俱乐部3D打印试验基地。“亨嘉3D创客俱乐部”负责人郝立顺介绍,俱乐部将搭建五大平台,一是为岛城市民提供了一个全球3D打印技术和设备的常态化展示平台;二是为岛城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3D打印技术和应用的“童眼看3D”启蒙教育平台;三是为岛城组建青少年和高中生3D打印设计竞赛团队,提供一个培训和实践平台;四是为3D创客提供一个3D打印创意交流和操作平台;五是为家电行业、铸造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等的设计人员提供一个3D打印技术和设备培训的平台。
■链接 3D打印还停留在学生课外兴趣层面 “亨嘉3D创客俱乐部”负责人郝立顺已经接触3D 打印10多年了。“如今,3D打印机已经能够打印出很多东西,对医疗、铸造 、建筑、食品、汽车等行业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它的应用范围之广令我们惊叹。”郝立顺说,国内3D打印技术近几年刚开始发展,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有部分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在金属打印方面已经超过美国,不少企业也已具备了自主研发的能力。但是在教育培训和应用推广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
在教育教学方面,缺少对3D打印技术的启蒙和科普教育,机械、材料、信息技术等工程学科的教学课程体系中,缺乏与3D打印相关的必修环节,3D 打印停留在部分学生的课外兴趣研究层面,得不到深入研究。
将3D打印技术普及宣传常态化 3D 打印到底都可以打什么?郝立顺介绍,从2010年美国成功打印活体器官开始,似乎直接打印人体也并不是不可能。此外,3D技术已应用于齿科,大大减少了镶牙和牙齿矫正的痛苦;在建筑业,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已开始使用3D打印机打印建筑模型;现在已经可以打印巧克力、汉堡、披萨等了。
“未来你想要什么,只需下载图纸,按一下“打印”键,就可以去喝咖啡听音乐了,剩下的所有事,请统统交给打印机。”“三迪时空网”负责人李培学介绍,未来,我们不会受食物匮乏的限制,想吃什么自己打;家里的常用物品不再需要购买,想要杯子自己打印一个即可。
不过,在发展技术的同时,更要加大教育培训和普及推广的力度,提高全民对3D打印技术的认知度和热情,推动3D 打印技术的市场化和大众化进程。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普节是将3D打印技术普及宣传、展览展示常态化,让青岛的孩子有一个固定的、能接触到、能直接参与到3D 打印的场所 。通过展示及实践操作,将会给孩子带来无限启发,引导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在未来,3D打印将会成为人人都需要掌握的技术之一。 文/图 记者 娄花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