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埠原名叫埠上 据说村小学是沈鸿烈建的

2014-06-19 09:4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提到傅家埠,青岛人想到的是美味的苹果、葡萄和满山遍野灿烂的桃花,这个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的村庄现已成为傅家埠社区,但它的历史远不止此。1958年,这里出土了距今四千年之久的半阡子遗址;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庙宇之一的通真宫,早在汉代就在此修建;此外,社区范围内的毗芦庵、隆金山、花地沟等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的《发现青岛》就让我们走进傅家埠,寻访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半阡子”得名于五百户

  据《傅氏族谱》记载:傅氏于明永乐年间由云南乌撒卫迁来,建村于埠顶,当时的村名叫埠上,1945年冠姓改叫傅家埠。它位于崂山北麓山下,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驻地南2公里,东依崂山余脉尖顶山,西与夏庄街道王曹村平原地相接,北连惜福镇地片,南与宫家村岭地相毗邻。该村世代农耕,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100亩,山岚面积1700余亩。2004年9月,傅家埠村改为傅家埠社区。

  1958年春,在位于傅家埠村东北约200米处,首次发现“半阡子”遗址。1982年再次考查,发现许多石器和陶鼎足、口沿等,通过对部分遗物的考察,认定为龙山文化遗址。而之所以叫半阡子,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相传明代以前,这里已经有人居住,并且形成一个村庄,但奇怪的是这里最多只能住500户,但凡居民人数超过这个数目,不是发生天灾就是发生战乱,俗称半阡子地片。这片遗址地势较高,东临铁骑山,南有河,北有沟,自东而西,常年流水。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6公顷。黄黏土,上层多沙较松,含较多鹅卵石,因无断崖,文化层情况不详。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城阳区建立后,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傅家埠小学为沈鸿烈所建

  除了半阡子遗址,傅家埠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文化遗产,那就是上个世纪30年代建造的傅家埠小学(现傅家埠幼儿园),虽然它的历史与当地其他古迹相比算不上悠久,但对于傅家埠教育事业的发展却具有重大意义,这所学校还是沈鸿烈亲手所建,文史学者陈博州曾在《惜福恒言》一书中进行过介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沈鸿烈任青岛市长后,除了抓修公路,倡导开发崂山旅游外,再就是抓教育。先后在青岛市内、郊区,特别是山区选址建设了多处小学,傅家埠小学就是那一时期建成的。

  惜福镇虽山区面积大,但这里文化底蕴却相当深厚,古老的铁骑山是古不其人繁衍生息的聚居地,出过不少知书达理的大儒名家,但是到抗日战争前夕,和青岛各地一样,除了星星点点的私塾教育之外,国民教育几乎是空白。当时的惜福镇全镇基本没有小学,就是人口较集中、已成小镇规模的惜福镇村也没有一处像样的学校,山区和山区边缘村庄就更不用说了。

  1936年前后,沈鸿烈在兴建市内学校的同时,对当时崂山山区学校布局情况进行了普查。当然他十分清楚惜福镇的地理优势,也较了解惜福镇古代教育状况及其影响,他认为:惜福镇人杰地灵,历史上的教育状况走在全国的前列,现在和将来更不能落后,于是决定在山区和平原之间、人口多、离城镇较远的傅家埠建一所小学。

  傅家埠小学位于傅家埠村东的开阔地,西靠一座旧庙,再向西接傅家埠村大街,东南方王乔崮山峰高高耸立,正东方与超然村花海遥遥相望,正北方村后果园硕果累累。校舍结构同沈鸿烈在崂山地区新建的其他农村学校模式基本一样。大门坐北朝南,为半中半洋提垛起棱式拱门,校舍为传统式四合院,只是南北教室及两厢皆用回廊相通,回廊皆红漆圆柱,水泥地面,这样既可冬暖夏凉又可遮光。教室厢房、正房皆有,共22间,每室约60平方米,可容学生40多人。沈鸿烈在崂山地区新建的农村学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校址选择的地势较高较平,校大门由于地势较高,一般都要走五六级以上的台阶才能进人校园。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全国虽多数地区由国民党统治,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家财政十分空虚。沈鸿烈任青岛市长期间所进行的这一系列开发建设,其资金来源除政府筹集一部分外,主要依靠私人捐资。傅家埠建校也采取了这种办法,当时除傅家埠本村乡绅富户捐资外,一般平民也有不少捐资,学校曾有一块石碑记录此事,后石碑遗失。

  傅家埠小学自建校以来,一直是一所公办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虽几易校长,但其学制和校容一直没有改变,不仅傅家埠的孩子在这里学习,周边超然、宫家庄、青峰等村的学生也来此就读,学生人数最多时达到800多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的增多,新建小学的成立,傅家埠小学改为中学。2007年城阳十中在惜福镇建成,全街道中学生集中到十中就读,原校址成为傅家埠幼儿园。

  沈鸿烈时期建起的学校,校址变迁,但1991年改建中学时留在这里的一块石碑的碑文,却永久地记录下这段历史:“历代强国富民,教育莫不兴盛,广厦宏开,树人富国,是兴国之本。学校一九三七年沈鸿烈集资创建,原面积1400多平方米,经历年扩建,总面积达到8781平方米,1990年民众集资了3万元,1991年学校投资13万元,翻修学校,面貌全新,设备齐全,学校之建成将尊师重教这一兴国之道成为民众高贵风尚。学子如愿而来,全新而去,青峦郁秀,人文造起,蔚为大观,特此立碑,以志千古。”

  隆金山、花地沟的来历

  仔细翻阅史料才发现,原来傅家埠拥有的并不仅仅是青山秀水和丰茂的果树,村庄从不缺乏历史遗迹和故事,只可惜香火鼎盛一时的毗芦庵早在文革时期就被毁坏,如今已无处可循;另一处当地十分有名的庙宇通真宫,在此前的《发现青岛》中做过详细介绍;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当地两处有趣的地名隆金山和花地沟的来历。

  傅家埠东的塔儿山边有座隆金山,山下有条花地沟,这里气候湿润温暖,大河小沟总蓄着满满的水,人吃畜用,方便极了,关于山和沟名字的来由,流传着一个传说,城阳学者李洪涛将其收集整理于《惜福恒言》一书中。

  有一天,龙王的小儿子随着父王去布雨,在天上看中了这里的青山绿水,就偷偷留下了。俗话说:“龙活水,虎活风。”小龙就在山里拦了一道坝,蓄了一个深深的龙潭,每天无忧无虑地在龙潭里吞云吐雾,恣意玩耍。这可苦了下游的百姓,河底露出了石头和淤泥,地上裂开了宽宽的缝子,庄稼的叶子都被烤焦了,人们过起了少吃没喝的日子。

  村里住着姐弟俩,姐姐叫华姐,弟弟叫华弟。华弟是个聪明有志向的青年,决心去杀死恶龙,华姐也很支持他。乡亲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很高兴,都来给他出主意。一个老人道:“孩子,虎怕掏心,龙怕抽筋,你不设法抽出那畜牲的筋来,怕是降伏不了它。”华弟想,龙是近不得身的,只有远射才行。他就找到当地最善射的猎人,虔诚地拜他为师,向他学射箭的方法。半年后,他就能百发百中了。后来,猎人又教他一弦发双箭的射法,半年后他也学会了。他用红线吊起两枚带眼的铜钱,搭上双箭,用力射去,果然一个铜钱眼里穿上一枝箭。练成了箭术,他又回家练闭气的功夫。他钻进羊皮口袋里,一待就是几个时辰,后又钻进牛皮袋里,一两天也不出来。最后能憋口气钻进水底,半个时辰才出来。各种本领都练好了,华弟告别了华姐和乡亲们,独自上山了。

  远远地见龙潭里波涛翻滚,黑雾蒸腾,隐约可见那小龙在欢快地嬉耍。华弟就隐身在树后,搭上双箭,猛力射去,正中双目,又搭上双箭,射掉了它口边的两个大獠牙。龙怒了,嗅着生人的味道,一口把华弟吞了下去。多亏射落了它的利牙,华弟才没有受伤,他拔出解刀,开始剔骨抽筋。不一会儿,一根胳膊粗的龙筋就被抽出来了。他钻出来,往远处一扔,龙筋变成了一座低矮而连绵的山岭,人们叫它龙筋山,现在改为隆金山。华弟饿极了,就剜出龙心吃了下去,顿时体内一阵发热,竟突然长高了,成了一个巨人。他觉得口渴极了,就在龙潭里喝起水来,把整个龙潭的水喝光了。他太想华姐和乡亲们了,就立即往回走,他劳累地倒下来了,变成一座山。他的口成了洞口,哗哗地向外流着清水,清凉的水流出山外滋润着万物。人们不知道哪座山是华弟变的,就把龙潭下的那条沟叫华弟沟,现在叫花地沟。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傅家埠 埠上 沈鸿烈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