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高考成绩将于今日揭晓,“究竟考了多少分”的困惑终于将拨云见日,怎样拿着这个成绩填报高考志愿,并顺利被心仪高校录取就成为了当下最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半岛大讲堂”曾多次组织专家讲座给考生和家长讲授志愿填报的方法技巧,针对考生和家长在选大学和选专业方面最纠结的一些问题,半岛都市报《教育周刊》特别邀请资深教育媒体人、乐学网主编娄雷老师为大家指点迷津。
巧用位次法圈定目标高校
24日,高考成绩和位次(考生的山东省排名)将发布,娄雷老师的观点是“考生的高考分数从公布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有任何意义,但位次很重要”,全省排名是填
报志愿最有价值的依据。在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游戏规则中,位次是每个考生的“身份”,分高先投档,位次靠前先投档,也就是你的位次越靠前你的“选择权”也就越大。如果考生投档分(高考原始分与政策照顾分之和)及志愿相同但不能全部投档时,则按位次投档。而分数相同的考生位次是不同的。考生位次确定办法为:文史类按照投档分、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的顺序,理工类按照投档分、数学、理综、语文、外语的顺序,依次比对成绩,成绩高者位次在前;而考生投档分及各单科成绩均相同时,则比对随机码,随机码小的位次在前。随机码在高考前由计算机生成。娄雷老师提醒考生,查分的时候一定要记好自己的位次,在志愿填报过程中 ,位次是个非常重要的参考量,是志愿填报的唯一依据。
因为每年高考题目的难易度不同,每届考生的情况不同,因此只拿高考分数作为选择高校和专业的依据是不保险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依据在省里的排名情况进行测算则相对可靠得多。“找准”自己的位置,志愿才能填得相对合理和有保障。当然,这个方法有些复杂,考生也可借助一些工具来辅助测算和选择。著名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李金鹤老师发明的《院校参考报考位次(线差)排序表》(2014山东考生专用)可以节省考生和家长大量研究时间。
娄雷和刘雪莲都曾在“半岛大讲堂”志愿填报讲座中强调:如果考生和家长能够使用位次法快速确定学校,将大大简化志愿填报“知分择校”的环节,选择也将更加准确有效。
合理选择破解志愿纠结难题
先选高校还是先选专业?先选城市还是先选高校?选热门专业还是选择优势学科?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和家长们吊着的心并未放下,反而更多纠结和焦虑。
纠结一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一直以来,究竟该是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一直是考生和家长纠结的话题。很多家长认为,应该优先选择学校,因为学校的名气和学习氛围很重要。“985”、“211”工程这类名牌大学,在全国享有盛誉,社会认可度高。高考成绩能高出这些学校提档线的考生,可以先考虑进院校,再考虑选专业。而也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觉得,应该先选专业,原因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所学专业不是学生喜欢的,学生学习就没动力,大学四年将是“苦旅”,那么未来的就业也是一个大难题。
娄雷老师认为,学习氛围很重要,进一所好学校很重要。本科阶段,还是应该先选高校,后选专业,因为如果先选专业,中国高校有12个一级学科、508个二级学科,选择起来工作量将是超大的,可行性明显不够。而且,在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游戏规则下,无论高校分专业是“分数优先”、“志愿优先”还是“设置级差”,因为你不知道和你报考同一所院校的考生中比你分高的有多少,如果不选择“志愿服从调剂”落榜的风险依然很大,那么,在报考阶段就纠结于甚至偏执于专业志愿的选择,未免有些不明智。录取最终是以高校为单位,考生的第一目标应该是被高校录取,那么,就尤其要避免投档后因志愿不服从调剂而退档的可能性,毕竟,一经退档,考生就要落到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进行录取了。
而另一方面,即使最终录取的专业不如意,进入大学后还有改变的机会。比如有些大学是按大类招生的,在基础学科学完后再分专业,这时可以再行选择;有些大学有转专业机会,大多数大学都有辅修 、双修的机会,虽然目前高校的转专业政策比较苛刻,进入大学之后的辅修双学位也可能没那么容易实现,但毕竟这都是“进了大学校门”之后的事情。对于纠结的家长,娄雷老师建议:如果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专业的选择就比较重要;如果大学毕业后想出国或继续深造,那么对专业的要求就不必太苛责了。
纠结二 选本地高校还是外地高校
或许因着地缘优势和优质的教育资源,青岛的考生大都不爱外出读书,选择出省的考生看重的也多是京、沪高校。固然,在本地上大学资源多、人脉广,但山东作为高考大省,历年来省内高校分数都是很高的;而外省一些高校因为山东人不了解、不熟悉,或者说“不认”,录取分数反而未必高。这就是娄雷老师多次提及的“距离换分数”。当然,远距离读书必然也有诸如水土不服、远离亲人、“重建社交圈”的难题。
那么,究竟该在家门口上大学,还是到外地读书呢?娄雷老师认为,这个因人而异,看你的喜好及对未来的规划如何了。到外地上大学确实可以换一个环境,能让考生得到更多的锻炼,也有助于开阔眼界。但也要考虑就业的选择,毕竟,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首选的就是读大学的城市,大学的地域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关系网和今后的职业发展。
而选择本地高校,则有熟悉的环境、便利的条件和丰富的人脉资源,无论是学生个人的,还是家庭的。缺点是没有走出去,对于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可能欠缺。娄雷老师认为,选择本地高校和外地高校各有优势,这需要考生依据自己的分数情况及人生规划情况自己判断和选择。如选择外地高校 ,那么大学四年培养能力很关键;如果在本地读大学,那么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很重要。年轻人应该把视野放开阔些,多到外地看一看,去寻找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有助于生活独立,也对接受多种教育特色更有好处。但即使到了外地读大学,也要充分利用好寒暑假回家探亲的机会,积极参加本地高校组织的活动、到本地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或实习,从而杜绝出现“人脉断层”问题。
纠结三 选热门专业还是优势学科
这是一个经典话题,源于很多考生和家长提前考虑“就业”问题,往往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就盯着热门专业。专业之所以热门或冷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冷门”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情况,一是市场饱和了,二是这专业还没有兴起,证明还有市场潜力。而且,冷门专业报考的人较少,更容易被录取。但很多人认为社会对“热门”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更大,就业时可选择的空间也更大。而冷门专业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不得不承认,一些考生填报志愿时确实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热门”专业,不考虑自身分数和兴趣。娄雷老师提醒,这种盲目追热门的心态是个误区: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是自然形成的。如国际贸易、外语、新闻、法律等专业的报考人数较多,录取分数相对较高,就形成了所谓的“热门”专业。反之,农学、林学、地质等则成了所谓的“冷门”。一些热门与冷门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往往相差十几分甚至上百分。但是“热门”与“冷门”是相对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会有所变化 ,专业的冷热也会随之变化。待到大四毕业的时候,当初读的所谓“热门”专业未必不会变成冷门,那损失就大了。因此,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以便全身心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钻研中。
另外,娄雷老师提醒大家:考生报考志愿之前还要了解大学的优势专业,就“热门专业”与“优势学科”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高校的优势学科,因为这代表了更多的优质资源,比如教授资源、图书馆、实验室、教学仪器等 。而看一个专业是否是优势专业,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是 ,看这所学校有没有诸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等 。这也可以是高考志愿填报优选学校 、了解学校实力的一个方面。
纠结四 选专科高职还是独立学院
在半岛大讲堂组织的高考志愿填报说明会上,也有家长抱怨,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一本线。山东省实行的平行志愿,更满足高分考生的志愿选择,分数越低的考生填报志愿的空间越小。特别是一些刚刚达到一本线或者二本线的考生,该如何填报好志愿更为重要。
相对于刚过一本线的同学来说,刚过二本线的考生压力更大。他们要做出一个抉择,到底是去读独立学院还是去读一个专科高职?
说明会上的答疑环节,家长们更多关注的也是独立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是否本科、是否国家承认学历的问题,更多的考生和家长选择读独立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他们认为,选择高职院校的学生除非是读一些就业情况非常好的专业,否则在就业上没有优势。而上独立学院能获本科文凭,对就业和将来深造更有利。
娄雷老师认为:独立学院和高职各具优势和特点,考生可根据自身成绩 、家庭经济条件选报。社会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往往看重第一学历,可能会优先选择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人员。虽然独立学院学费相对较高,但高职生如果续本,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财力,在“经济效益”上两者相差不大。学费低、就业率高是吸引考生报考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就业率成为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的高职就业率要高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率,不少专业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用人单位提前“预定”高职毕业生的现象屡见不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更贴近市场,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办学,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实行“双证书”教育。而至于“2+3”高职+本科的“分段培养”模式,娄雷老师认为是非常不错的,无非是比正规本科教育多花费一年时间,但却是以相对比较低的分数上高职,最终拿到本科文凭,也算很有价值的“曲线救国”了。
“知分填志愿专家指导会”本周末开讲
高考之后,经历过一段彻底的放松,考生们在焦灼中等待成绩,又在知分后茫然无措。家长们的焦虑也恰恰在于:现在知道分数了,那么多高校该怎么选择?怎样通过合理填报志愿规避落榜风险,让孩子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应多位家长的需求,本周末半岛大讲堂将邀请升学规划专家娄雷举行“知分填志愿”的相关指导。
讲座时间:6月29日(本周日)上午9:00~11:00;地点:半岛都市报社18楼会议室(市南区南京路110号);票价:100元/人;咨询电话:80889065。
本专题撰文/记者 孟秀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相关专题:
聚焦2014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