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琴社区书记13年用实践"诠释"用心给百姓们做每件小事

2014-07-01 11:05   来源: 大众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大众网青岛6月28日讯(记者 蒋甜)海琴社区是一个老城区,社区56个楼座全是八十年代初建的老国企宿舍楼,老年人多、下岗职工多、弱势群体多,98年退休后来到市北区洛阳路街道海琴社区当党委书记的夏玉波,经过十三个年头的认真工作,获得了居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夏玉波告诉大众网记者,海琴社区是一个老城区,社区56个楼座全是八十年代初建的老国企宿舍楼,老年人多、下岗职工多、弱势群体多。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就是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户等困难群体,因此,她一有空就到这些困难居民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谁家遇到了困难,就组织党员靠上帮助他们。

  “社区有个残疾人家庭,母亲是智力残疾,儿子是精神病人,全家就靠母亲几百元的退休金维持生计,生活非常困难。而且两人生活都不能自理,家里乱得像个垃圾堆。”夏玉波回忆,她第一次上他们家时,一推门便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原来儿子又犯病了,大便到处都是。寒冬腊月里,娘俩儿还穿着秋天的薄衣服,手、脚都长了冻疮,看到这孤儿寡母的凄惨景象,他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她们没有亲人,我就是她们的亲人,党组织就是她们的亲人。”

  第二天,夏玉波就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们挽起袖子、扎起裤腿,为他家清理了前院里的垃圾和屋里的破烂,清洗了积满灰尘的门窗玻璃和脏得发亮的衣服被褥,掏钱给她娘俩理了发,又亲手给她们洗手洗脸,从自己家拿来新的保暖衣裤给他们穿上。“过年的时候,我和大家一块凑钱买了年货送过去,年三十晚上冒雪把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了娘俩嘴边,他娘俩虽然不会用语言表达,但每次我都能感到那种感激的眼神。”

  无独有偶,孤寡老人黄金欧今年83岁了,老伴儿去世后依靠微薄的遗属补贴生活,生活非常困难。夏玉波除了给她办了最低生活保障外,经常买点东西到她家里去看她,顺便帮她打扫打扫卫生。每年6月份,她就和社区党员都会买上她最喜欢的康乃馨和生日蛋糕,在饭店里陪她高高兴兴地过上一回生日。“记得有一年冬天,夜里老人突发疾病,我连夜把她送到了医院,又跑前跑后给她办了住院手续,一宿没合眼。”夏玉波称,当天除了给她办了最低生活保障外老人出院的那天还留给她300块钱,希望她补补身子。

  第二天,老人却来到夏玉波家中送了一个金戒指, “你就是我的亲闺女,我死了也带不走,我把戒指留给你,做个纪念吧”,这句话,让夏玉波知道,她所做的一切太值了。

  商丘路40号有个农村大学生,好不容易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成了家,却得了尿毒症,光医药费就得十来万,偏偏这个时候,他媳妇又要跟他离婚,小伙子精神几乎崩溃,当时他是真不想活了,头直往墙上撞。夏玉波称,这一切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便想方设法把他的父母和弟弟从农村老家接过来,不但给他们提供了免费的住处,还帮他父母和弟弟找到了工作。“为了给他治病,我四处借钱,还发动大家给他捐款。当我把筹集到的钱送到他手上时,他母亲当场就给我跪下了,拉着我的手哭着说,‘夏书记,如果没有你,我儿子早就死了,儿子没了俺这个家也完了。’”在大家的帮助下,经过治疗,他的病情明显好转,也重新鼓起了生活勇气,现在还当上了小老板。每到春节和母亲节期间,孙作旭都会来看望我,母亲节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的今天是您给的,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妈妈”,这封信始终保留着,我觉得这是老百姓对我最高的奖赏。

  一个周末,郑州路一居民在清理烟囱时发现烟道堵了,怀疑是楼上住户给堵死了,一时间两家吵得不可开交,楼下住户有一年轻人扬言,要让楼上这家放点血教训教训她,得知这一情况后,正在“365工作室”值班的她和党员同志们前往他们家,苦口婆心做双方工作,楼上楼下跑了5趟,帮助拆了底下烟道部分砖,给予疏通,并砌好砖,“在我们的感动下,双方消了火,握手言和,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激化。”夏玉波称。

  365党员工作室成立后,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可还有很多普通的居民群众热心社区工作,如何发挥这部分人的作用?夏玉波思索了很久,依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原则,她成立了青岛市首家社区“百姓协会”。

  “现在,有近两百位关心社区管理事务的党员骨干、居民代表分别加入了百姓协会的16个分协会,一个个社团组织在社区内生根发芽,并为居民提供着温馨服务。”夏玉波自豪的说道。

  从一开始只在工作日里为居民办事儿,变成了一年365天不间断全天候服务。“365党员工作室”成了“不关门的居委会”,值班电话成了家喻户晓的热线电话,工作室也成长为“青岛市首批党建品牌”。

  在四方机厂工作了三十多年,与机车打了半辈子交道,我深深了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

  2003年“非典”期间,夏玉波刚做完手术,大夫要求至少休息三个月,可随着疫情的蔓延,社区成为防控的重点,工作人员全部靠上,每天严防死守,看到工作任务那么重,她实在躺不住,手术不到20天就忍着痛回到居委会忙活。

  “那些天,我不顾刀口疼痛和同志们一起挨家挨户的排查、登记、消毒,一天十几个小时,总有干不完的活,说不完的话,看我这么拼命,同志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伙比着干、抢着干,你干得好,我比你干得还要好。尽管我的刀口恢复得不是很好,但想想现在的班子这么团结、这么好,我打心眼儿里觉得值!”

  除此之外,帮助居民调解群众纠纷,更是夏玉波最拿手的事。夏玉波告诉大众网记者,社区一位老吴是“两释”人员,他从监狱出来时,既没工作也没住处,前妻又将孩子送回来,让他抚养,两人为此闹上了法庭。了解到这件事后,她第一时间到老吴的暂住处了解情况,当她知道孩子正好开学还没钱交费时,便拿出口袋里的200元钱塞进老吴的手中,还帮老吴一家申请了低保,现在,老吴自己做一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每年大年初一一大早,老吴都会登门给我拜年。

  夏玉波称,这些年,经她和同志们调解的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难以计数。有一年正月十二,轮到她值班,居民孙作江跑来说,因为闹矛盾,妻子跑回了海阳市的娘家,还要离婚,孩子在家哭着找妈妈,能不能让我们想办法挽回这个家。看到大正月的一家人闹成这样,夏玉波坐不住了,第二天就和几个同事坐上了去海阳的车。“那天零下9度,是入冬后最冷的一天,我们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路,好不容易找到他媳妇。但话没说两句,她娘家人一听是青岛来的,把一肚子火全发到我们的头上。”夏玉波称,为了能化解矛盾,他们只好陪着笑脸,苦口婆心地劝了4个多小时,一口水没喝、一口饭没吃,娘家人终于消气了,同意媳妇跟我们回去。“由于早上出门早,坐在回青岛的车上又冷又饿,但能把这个家挽回来,就打心眼里高兴。”

  夏玉波认为,社区是最基层,每天与老百姓打交道,百姓们反映的每一件事,她都要当做大事来办,当做自己家的事办,用心用情去办每一件事。

   [编辑: 李敏娜]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