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将孩子家长安排到一教室中,对假证一事进行说明。
20多个家庭,60多口人,租住在同一间房里?7月7日在市北区河西小学的报名现场,老师审核材料发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7月7日是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小学报名的日子,但不少家长无法提供合格的劳动合同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为了给孩子报上名,家长们想尽办法,其中有20多个家长向同一个中介购买了假证,结果住址和工作单位全都一样,被学校识破。对于这些孩子,相关人员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三天之内给这些孩子答复。
■现场
家长用假证报名被识破 7月7日下午5时,市北区黑龙江路河西小学门口站着30多名家长,狭窄的校门入口被围得水泄不通,20多个孩子紧紧拽着父母的手,站在人群中间的是一男一女。“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家长们向围在中间的一男一女发问,这一男一女一个劲儿地说“没有办法”。据家长介绍,这俩人曾自称可以帮孩子成功报名,以一千元的价格帮他们做了假证。
记者看到,在河西小学布告栏内紧挨着入学方案的位置,贴出来一张友情提示,上面写道:“家长提供的所有证件必须真实有效,如果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一名负责招生的老师表示,在上午报名阶段,学校接收材料后发现了十几位家长交上了假证件,在核查阶段,将使用假证件报名的都退了回去。当天下午,又有十多名孩子家长提交了假证件,被当场发现,未被接收。
晚上7时30分,为了安抚学生家长激动的情绪,河西小学的工作人员将使用假证的学生家长请到学校里面,专门腾出一间教室来给他们说明。
■荒唐
20多户同“租”一套房 一位老师向家长们详细地解读了报名时需要携带的证件和材料。记者了解到,坐在教室里的家长多数不能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和社保卡,另一个是一年以上的租住或者购买房产的证明。交上来的假证件,也都是这两个 。记者了解到,这 20多名家长所提供的《青岛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上,都显示为市北区某小区16号楼4单元301室。按照每户家庭最少三口人来计算,至少有60余人居住在同一间房里,这显然不合常理,所以很快就被校方识破。
在教室里与记者坐在同一排的是一位姓焦的先生。焦先生的劳动合同加盖的公章,是市北区洛阳路一个汽配商行,旁边还有三位家长劳动合同与焦先生加盖了同样的公章。焦先生透露,只有他自己是该商行的正式员工,其余几人的劳动合同都是“中介”帮忙伪造的,由于他没有跟商行签劳动合同,他的合同也是中介伪造的。
回忆找中介的经历,焦先生说,按照河西小学入学方案中的要求,他无法出具劳动合同,也没有社保卡,担心报不上名,所以就拖关系找到一个自称可以办理入学的中介机构。“当时中介跟我说只需要提供一个身份证,然后给他1000块钱,其余的什么都不用管了。”
■学校
入户调查尽量让孩子上学 晚8时左右,河西小学负责招生的老师要求家长将姓名、用工单位、现居地址等信息写在一张白纸上,市北区教育局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根据收集的信息,具体地分析每一个孩子遇到的入学问题,进行入户调查。
就在这时两名“中介人员”从教室的后门进来,无视校方人员的存在,竟然公开叫嚣自己给这些家长伪造的信息没有问题。身穿白色短袖T恤,身材较胖的男子大声说:“都按照我给你们编的地址填写,明天就算是学校查来了,就说去上班了,没人在家,总可以把学校糊弄过去。”现场家长一时间没有了主意:是填自己的真实信息呢,还是填“中介”给虚构的信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之所以满足不了条件,主要是由外来务工人员的特殊性决定的,来自莒县的刘先生介绍,他跟着村里一位小叔在青岛成立了一个装修队,根本就没签订过劳动合同,更别提社保卡,夫妇二人带着两个孩子,几乎是装修工地在哪,住的地方就搬到哪,固定居住在周口路附近是最长的一段时间,但也一共只有半年,所以根本就满足不了孩子上学的条件。
与刘先生一样满足不了条件的,还有在河西批发市场做水果生意的商贩小李。老家在菏泽的小李2012年带着老婆孩子来到青岛,依靠一辆电动三轮车摆摊维持生计。“说是需要五个证,我都不知道是哪五个 ,中介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几个证件都要满一年,这一条我就被卡死了。”
晚上8时30分左右,市北区教育局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 ,学校重新接收入学报名,虽然没有社保卡,但焦先生的孩子还是成功报上名了。对于当天晚上没来得及报名的家长,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调查孩子的实际情况,在三天内给学生们答复,尽量让孩子有学上。
文/图 记者 曹凯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