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历史观揭开北宋官窑之谜

2014-07-10 15:35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北宋官窑弦纹出戟贯耳尊

  



                   宋代哥窑花盆

  



                   北宋官窑天青釉三足香薰

  □ 崔纪文  

  宋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中,最早记载宋"官窑"的文献是南宋叶寘《垣斋笔衡》。内中写道:"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窑器,名曰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其中,"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一句,明确了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官窑瓷器的事实和史实。

  但时至今日,因未找到北宋官窑遗址,且缺乏考古发掘地实物资料的支撑,关于北宋官窑的认知,文博界存在多种不同观点:其一,北宋官窑即为汝窑;其二,北宋官窑即为钧窑;其三,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其四,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郊坛下官窑先后存在。

  我个人认为,前三种观点是后人的猜想,缺乏证据支持,站不住脚跟;第四种观点有历史记载。理由是,南宋叶寘在《垣斋笔衡》中明确写道:"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其中的"京师自置窑烧造"一说,道出了事实真相。近年我经过大量的史料研究,认为北宋京师自置窑烧造的官窑,是一个独立的窑口,既不能与当时的汝窑混为一谈,也不能与当时的钧窑看作一体。也就是说,即便是现在尚未发现窑址,也不能否定北宋官窑的存在,只能说这是考古界的一桩悬案,有待后人继续探索和发现。

  至于北宋官窑瓷器的工艺、器形、釉色、胎骨等,因缺乏实物证据和历史记载,同样给今天的研究者留下千古谜团,这也使得今天的文博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满趣味。

  事实上,在没有确凿的出土实物证据和北宋官窑窑址被发现之前,要弄清北宋官窑,我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既要了解在它产生之前的宫廷用瓷之越窑秘色瓷、汝窑,也要研究在它之后的南宋官窑和哥窑是什么样的。用历史的发展观将官窑前后两个时代的瓷器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方能比较科学地探索和解开北宋官窑瓷器的种种谜团。

  从百家争鸣的观点出发,我从故宫和民间存世的一些"疑似"北宋官窑瓷器中,理出如下粗线条的认识,供有识之士参考:器形主要为宫廷陈设器、礼器、祭祀用器和宫廷使用器等;烧制大多采用满釉裹足芝麻钉、小圆点支烧或圈足露胎垫烧技术;胎质为深浅不等的灰、黑、紫色、月白色基调;其釉质温润,釉色为深浅不等的青绿色,好者为天青色;釉面布满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开片纹,鲜有纹饰和款识(但也不绝对),烧造温度较汝窑高,有的有紫口铁足现象,有的没有;器形规整,制作精美,几乎看不到变形的器物。

  一个共识是,北宋官窑瓷器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制瓷工艺和水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朝廷投资兴办、专烧宫廷用瓷的、名副其实的官窑瓷器品牌。充分认识和研究北宋官窑瓷器,不仅对收藏保护北宋官窑瓷器意义非凡,对继承和保护好祖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也有重大意义。

  (作者为御宝斋古陶瓷会馆馆长、古陶瓷鉴赏专家)

  

相关阅读

北宋 官窑 大众日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