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汗”,更要“治病”

2014-07-11 13:42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吴金彪

  光有泪水和“辣味十足”的批评还是不够的。群众更关心的是,这些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的表现,是否会对今后的工作作风产生积极影响。

  没有了专车接送,没有了别人帮忙拿包,四川安县县委书记廖雪梅有了很多变化。廖雪梅将其归因于半个月前的一场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有人对她提出批评:“有官气,有娇气,一天换三套衣服,走出办公室后,手机包包都是别人帮忙拿。” 

  往日“娇气”的县委书记变了,而且是以身边人感受得到的方式。“叫车”“提包”虽然都是小事情,但却反映出民主生活会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领导干部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需要带来这样的改变。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接连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参会的各级干部也都开展了“辣味十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甚至出现了当场流泪的场景。有媒体总结道,6月份全国7个省共70多个地方召开民主生活会,至少有13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哭了”,或“哽咽流泪”,或“痛哭失声”。

  然而,光有泪水和“辣味十足”的批评还是不够的。群众更关心的是,这些干部在会上的表现,是否会对今后的工作作风产生积极影响,被批评的干部有没有改正会上指出的问题,言行举止有没有变化。如果被批评的干部哭过之后讲了一通辣味十足的话,擦干眼泪、拍拍屁股走人,不好的作风照旧,这样的民主生活会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光说不做等于“没说”。正如县委书记廖雪梅所说,“问题藏不住,让大家大声说出来,正视它,改正它,才能丢掉这些‘包袱’。”而努力改正、“真抓实干”的官员,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尊重。

  当然,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以及奢靡之风不会自动消失,改作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通常而言,长期形成的习惯和作风具有“惰性”,今天说改了,明天可能就又会“犯”;而一些问题也存在某种普遍性。民主生活会给领导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出口,但要形成长效机制,还得有约束权力、规范作风的制度性安排。

  由此看来,县委书记廖雪梅不叫专车、自己“提包”的做法,只能算是一个良好开端,这种“去官气”“去娇气”的做法能否长期坚持下去并带动其他干部改正问题,仍需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妨把“民主生活会”的压力延伸到会后,将领导干部的“改变”也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

相关阅读

出汗 治病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