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新区有望组建海工装备平台 寻求技术创新

2014-07-19 06:3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顾心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矿业机械专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和防止过度开发。现在我们的岸线很宝贵,哪些是用来旅游的,哪些是用来开发的,哪些是用来发展的,都要进行合理规划。



郭晋挺(国际海洋工程师协会主席(美国)、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专家、密歇根大学博士):黄岛新区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在大量资金的支持下,有机会赶超国际水平。



  7月18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办海洋工程国际论坛上,记者采访了多位对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有研究的专家。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矿业机械专家顾心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技术部处长陶黎敏,国际海洋工程师协会主席(美国)、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专家、密歇根大学博士郭晋挺。记者了解到,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关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以及维护海洋权益。但现在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人才匮乏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对于未来,在黄岛新区,有望组建海工装备平台,国际上相关协会也在进行积极筹备与黄岛新区的发展计划。

  海工装备需求大前景广

  陶黎敏说,海工装备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不仅技术密集度高,集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及军事装备技术。而且目前该行业的研发、设计、建造和安装均掌握在如美国、挪威和法国等少数国家手中。

  在全国,在建 、拟建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共约37个,其中20个项目初步估计投资额达1320亿元。目前以环渤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长三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珠三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为主要集聚区,“现在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在天津、福建 、浙江、山东等地已经开始试点建设 ,其中山东是唯一一个具备三个试点城市的省,威海、烟台、青岛都在围绕着这个产业进行研究,在研究的时候也要注意根据自己的不同特色发展优势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弱

  18日,在海洋工程国际论坛中,不少专家都提出,目前在我国的海工装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计能力不足,概念设计依赖国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较弱;作业水深局限,当前我国深水作业主要局限在近海、中浅水海域;存在空白领域,尚未涉足TLP、SPAR 、LNG-FPSO 、半潜式起重铺管船等深水装备建造领域等。

  “既然知道了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黄岛新区在发展海工装备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这些问题,并且去努力改进。”陶黎敏建议,在今后的合作中,将以国家实施能源安全和海洋开发战略为牵引,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幅度提升市场份额和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已有技术体系和生产能力,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统筹规划、技术推动、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项目总包及关键配套供给能力,打破国外垄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成为海工装备大国和强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