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位临沂的农村老人,看到新修的路到了家门口,开心不已
沂南县平坦的农村公路
山东全省农村公路达到22.77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蒙阴县乡村公路停车点
大众网济南7月24日讯(记者 王宗阳)上午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交通厅了解到,截至目前,山东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5.27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2.77万公里,占到全省公路总里程的90%,并且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乡乡通柏油路,行政村通柏油路比例达到99.9%,山东省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
■动态:山东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总长22.77万公里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农村重要的纯公益性公共基础设施,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2003年山东省启动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以来,目前全省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发展规模在全国居于前列。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农村交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成为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据山东省交通厅统计,截至最近统计数字,山东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5.27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2.77万公里,占到全省公路总里程的90%,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乡乡通柏油路,行政村通柏油路比例达到99.9%,全省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了与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有效对接。
■做法:山东采用“多条腿走路”修路 25.27万公里和22.77万公里!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山东省目前公路总里程和农村公路总里程,均为全国各省份第一。据了解,尤其是在农村公路方面,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山东省逐渐形成了“多条腿走路”的修路经验:省财政逐年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资金补助力度,各级政府也强力支持,采取明确财政列支比例、给予定额补助等方式实施配套。市、县交通运输部门也积极开拓思路,拓宽筹资渠道,通过筹劳筹料、市场运作、社会捐助等方式全力筹集资金,全省初步形成“财政为主、稳步增长、滚动发展”的投入机制。
2003年山东省启动大规模农村公路改造活动,利用三年的时间建设改造农村公路8万公里,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路网密度达到新的水平。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基本解决村村通柏油路后,农民群众又提出了村村互通、畅通便捷等新的需求。随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财政厅经过认真协商,确定从2011年开始开展农村公路网化工程示范县活动。主要是实现农村公路三大目标:一是解决村级断头路问题,实现主要街道与临近公路的连接通达;二是改善和实现村与村(包括50户以上的自然村)之间的必要通达;三是每个行政村建设1~2条主要街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补助标准是省级财政按照每个行政村12万进行补助,市级财政活动开展期间对示范县补助每年不低于5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补贴不低于省级财政补贴的2倍。
第一批活动共选取网化县35个,建设村级公路2.02万公里,总投资98亿元。2013年5月初正式启动第二批网化示范县活动,共选取39个示范县,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建设村级公路17350公里,惠及23589个行政村,总投资87.37亿元,其中省补资金28.31亿元。截至目前,第二批活动已开工项目6913个,共8293公里(占到总里程的48%),累计投入资金35.76亿元。
为实现“多条腿走路”与“齐抓共管”落到实处,各示范县均成立由县领导挂帅的网化工程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并将示范县活动列为政府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综合考核目标内容,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协作、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三是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认真执行《山东省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办法》及网化工程有关规定,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坚决按规定履行设计审批、质量监督、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相关手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定期调度、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规定,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幕后:山东仅“养路员”就达8万多人 农村奔小康,交通是保障。而道路修好了,养护则是更重要的保障。据了解,按照2008年实施的《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乡道、村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按照要求,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对全省农村公路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各设区的市交通运输局(委)负责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计划、建设、养护和管理服务工作,具体工作由其所属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各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县(市、区)人民政府授权,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规划计划、建设、养护和管理服务工作,具体工作由其所属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保障了农村公路工作有序开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17市全部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有10个设立了县级或副县级农村公路管理处,4个市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科,3个市暂由相关业务部门管理;126个县(市、区)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1426个(95%以上)乡镇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全省共有县级农村公路专业管理养护人员5200名,乡镇从事管理养护专(兼)职人员9300名,养护员达7万人。8万“养路人”在幕后默默付出,积极参与公路的养护和监管。
■变化:山东城乡客运“公交化”,促乡村旅游业腾飞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在建好、养好农村公路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变化——山东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把农民群众出行问题,作为了新的课题。坚持“路站运一体化”规划建设原则,切实抓好农村客运站、停靠点、站点牌等运输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推动农村公路与农村客运统筹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山东全省农村客运车辆达到13774辆,农村客运站点46096个,农村线路4519条,所有乡镇和99.83%的行政村实现了通客车,县、乡、村三级农村客运网络基本形成。
据山东省交通厅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2010年起,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莱芜及邹平、章丘、曲阜等12个县(市)开展城乡客运公交化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山东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也因此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首先是深刻改变了农村交通面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有效提高了农村路网通达深度,彻底结束了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的有效衔接,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其次,还有力提高了农民收入状况。农村公路建设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转移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拓宽了农民致富门路;打破了过去农村相对封闭的状态,农民群众接触外界的机会明显增多,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农村公路的畅通安全运行,还促进了农村运输业快速发展,既为农产品走上市场提供了保障,又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农副产品价格,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各地都涌现出一批以种植、养殖、加工为特色的产业群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驶上快车道。伴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迅速兴起,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土地、建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农村公路的延伸,构筑了大面积的绿化平台,沿线群众竞相与乡政府、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积极发展沿路植树造林,林业经济迅速崛起。
此外,道路的改变,也改变了城乡发展格局。农村公路改善了乡村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搭建了良好平台,许多投资商到乡村投资创业,并影响和带动了本地民营经济发展,一批工业园、开发区和农村示范园依托农村公路发展起来,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经济落后状况,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客车,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为城乡之间的有机融合架起了一条快速通道。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