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报刊登《70亩
滞销西芹愁坏农户》报道,并发出"爱心菜"行动倡议起,一场拯救
菜农心血的公益活动在全社会如火如荼掀起,各界纷纷以高出市场价格的爱心价认购,甚至贴钱承销与免费发放。凝聚各界力量的爱潮成就了奇迹,数十万斤西芹短时间内便被消化一空,也让菜农成功摆脱了滞销泥潭。
然而,奇迹背后却难掩一个事实,在报社体恤菜农,近年来不断施以援手发起"爱心菜"行动的同时,蔬菜滞销及"菜贱病"仍屡屡发作,背后的症结何在?透过反复出现的滞销事件,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正是老百姓口中的"随行就市",以及经济学家眼中的"供求矛盾"在起主导作用。爱心公益行动扭曲了市场行为,可以暂时救菜农于水火,却无法矫正市场供需失衡的症结。市场的问题归根还需市场来解决,治本的药方归根结底在于尊重市场规律。
梳理此次马牧池菜农的遭遇,不难发现"只管埋头种菜,不管抬头找市场"、"本地市场没 铺 垫 , 心 急 却 难 抱 ‘ 佛脚’"、"订单掌控不力,风险全由自己扛"等症状,而病因就如市供销社专家一针见血的说法,"归根结底在于供求脱节、信息闭塞。",菜农一方面对外部产销信息不了解,就盲目跟风上项目;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农产信息发布不出去,没有权威平台推介,导致找不到合适的买家。
帮菜农摆脱蔬菜滞销恶性循环,打通信息畅通关堪比奉献公益爱心,甚至更为重要。然而,信息化"药方"虽然好开,但如何吞下去并发挥药效却非易事。面对赵金锋等菜农"外地客户要看蔬菜长势,俺却连照片都不会发"的现状,各部门及有识之士要走的路将会很长、很艰辛,但前路漫漫却将有光明随行。
记者杨帆 赵辉实习生薛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