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谈起青岛,总会以这样一句话起头,“以前,青岛是一个小渔村。”“以前”到底是何时之前?有人说这个“以前”是德占青岛之前,德国也有许多人说他们占领青岛之前,青岛是个荒凉的小渔村,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891年,武二品的总兵衙门就已经设在青岛,这里显然不会是个小渔村。还有人说这个“以前”是在1891年之前的清朝时期,此说恐怕也不对。据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介绍,天后宫有清代同治年间所立石碑,碑上记载青岛开埠已有百余年,也就是说康熙年间,青岛已经不是小渔村了。
青岛真正摆脱小渔村命运的时期其实在明朝,很大程度上左右这一命运的乃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
即墨县令许铤。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回忆一下青岛的变迁,也来说说这位了不起的地方官。
明初大量移民带来人气 青岛在历史上曾有过数次繁荣,因为地靠大海,有渔盐之利,因而颇为富裕。但是越到后期,随着重农抑商思想的加剧,青岛的发展越受到限制。在许铤就任即墨县令之前,青岛的发展曾经受到过毁灭性的打击。
从唐朝灭亡直到明初 ,在长达5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北方由于连年战乱和灾荒,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的即墨县(含今日之青岛市内三区及崂山、城阳二区及即墨市)受到的打击十分严重。这个打击在建制上最有体现,元朝时曾有规定“不及二千户者为下县”,元世祖至元二年(1281年)即墨县建制一度被废除,这说明当时即墨县人口十分稀少,没什么财富,连下县的资格都不具备了。
即墨的短期恢复靠的是移民。《即墨县志》副主编孙鹏在《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一文中说,明初,朱元璋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其原则是由地少人多的狭乡移民于地广人稀的宽乡,即墨也迎来了大量外地移民,这些移民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从云南移来的,另一种说法是大多数移民来自山西,这也就是如今很多学者称青岛人源自云南或者山西的依据。不管怎么说,大量移民的到来让即墨暂时有了生机。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居民已达13480户126800人,呈现出繁荣景象。许铤在其记述中也曾说到即墨县 ,“国初,室庐相望,差赋咸轻,百姓有鱼盐之利,无追呼之扰,以故邑号治安。”
然而移民的到来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即墨的发展问题,因为人虽然有了,但青岛多山的地形决定了本地发展农业的条件有限,因此,到了明朝万历时期,即墨的发展再度停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倒退。
海禁让即墨发展大倒退 即墨发展之倒退很大程度上源于明朝实行的“海禁”政策。朱元璋登基第四年就颁布了一道命令——“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推敲他颁布这道禁令的原因,恐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朱家政权稳定,防止别国生乱,因为在洪武十四年的又一道禁令中,朱元璋说得很明白:“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此后的洪武二十三年、二十七年、三十年、三十一年,朱元璋都曾下达禁令,申明海禁。
从此之后,明朝几乎每一个皇帝都颁布过“海禁”令,定制就是“片板不许下海”,实行“海禁”的政权,明朝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但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明朝的“海禁”,全面而又长期,贻害无穷。青岛是个靠海吃海的地方 ,朝廷实行这种政策,对青岛地区的影响很大。许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即墨就任的。
许铤(生卒年不详),号静峰,明代武清人(今属天津市),进士出身。明万历六年(1578年),许铤独身赴任即墨知县,在此之前,他已经对即墨有所了解,他甚至断言“今青齐疲邑,即墨称首焉。”也就是说,论破败的程度,当时的即墨可以算作全山东省第一名。那么当时的即墨是个什么样子呢?许铤曾经回忆过他刚就任时即墨的景象,“既抵其郊,耕居土之十五,鲜林木,罕庐舍,蒿莱极目,观之凄阻。疲而穷信矣!”整个即墨,可用土地一半被废弃,没有树木也没有房屋,到处都是野草,看上去一片萧条,确实是个贫困县。
许铤觉得这里人穷但有素质 在就任即墨县令之前,许铤曾经主政两县,一是山西长子,一是山东莘县。上述两县的地位比即墨高出不少,许铤自述,“余初授晋长子,剧邑也!再授卫之莘,冲邑也!”一个是大县,一个是交通冲要之县 ,而即墨却是个贫困县,这让许铤的心里不免打鼓,甚至感到担忧。
据说当时有人告诉许铤,即墨破败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贫穷,其二是民刁。刚到即墨所目睹的景象,让许铤对本地的贫穷深信不疑,但接下来的交流,却推翻了即墨人顽劣的传言。许铤回忆,在进入县治之后,即墨当地的绅士学子,包括下等平民迎接他时,全都秩序井然,礼仪周详(入其邑,荐绅先生以及青衿之士,下至齐民,有等有容,相接之仪都甚),这让他稍感惊讶。此后,无论是召集民间乡伍,还是征发徭役,当地百姓全都到齐;和百姓约定事项,也从没出现什么意外(居无何,召其民旅至,有徵发,如机而应;与之约,百不一爽)。这让许铤感叹,“之前治理两县的百姓,也不过如此(晋卫之民,不是过也)”。许铤由此得出结论:论贫困,即墨确实是个最贫困的地区,但是论民风淳朴,即墨也是最淳朴的。即墨的破败在于当地的贫穷,老百姓都很有素质,这也坚定了他发展即墨的决心。
许铤最早书面提出“青岛” 在简要了解即墨的情况之后,许铤迈出治理即墨的第一步——进行全县范围的考察,这次最普通不过的考察,反倒使“青岛”一词最早出现在书面上。
许铤通过考察发现,即墨当地的地形是“其地三面濒海,右伏马鞍,北至灵峰,二劳拱其南,天柱维其东,形胜为东方冠。”可以说,许铤是第一个全面了解青岛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坐落于青岛湾畔的一座小岛“青岛”,亦被许铤所提及。
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古今青岛》一书刊文介绍,“青岛”名称见于文献记载,目前所见较早的是明万历年间即墨县令许铤的《地方事宜议》。许铤在文中谈到即墨海防时指出:“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唯岛屿罗崎其间。岛之可居人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马、曰香花、曰田横、曰颜武。”这里所说的“青”,是指胶洲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就是今天的小青岛。
从此之后,青岛才被更多的书籍记载。清同治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不过,“青岛”的名称没有局限于命名海中的小岛,它逐渐用来命名附近陆地的村庄,于是有了“青岛村”。《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根据天后宫的有关记载,“青岛村”起码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8年)就已经存在了。《青岛史志》记载,天后宫建成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当时即墨县将青岛村开辟为海上贸易港口,因往来商船无处祭祷,才建起了天后宫。
发展到清朝中后期,“青岛”一词的外延不断增大,成为覆盖沿海、内陆等地的统称,最终成为对于胶澳地区的称呼。由此可见,正是许铤的考察,使得“青岛”出现在纸面笔端,并一步一步演变成现在的口头称呼。
当然,许铤对青岛的功劳还不止于此,他的最大功劳在于冲破了海禁政策,促进了整个青岛对外通商贸易的发展,套用今天的话来说,许铤重新明确了青岛的城市定位,带动青岛进行了产业转型,他的所有举措,我们接下来就会涉及到。
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