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口村路两侧摆满了流动商摊。
胶州外来人口的逐年增加致使流动
摊贩也在激增。如何做好对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成为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日,胶东综合执法中队开始尝试新的管理办法——在胶东占道经营问题严重的前店口及龙秀山庄村口的道路两侧划定摊贩专营区域,规劝流动摊贩进线经营,定点设摊。整个马路看上去宽敞了很多,来往车辆也可以较顺利地通行。
摊点带来便利也带来烦恼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流动摊贩以外来人口居多,往往是夫妻搭档一起摆摊。全家生计系于一个流动商摊上。大多数流动摊贩的月收入在1500元至4000元之间。摆摊地点多设在文化广场、超市 、居民区周边及城市及村镇交通要道和繁华路段上,一般未办理相关经营许可证。由于流动商摊不用缴纳各种税及摊位费等,经营成本很低,导致所售商品也往往低于正规市场及大型商场、超市 ,加之流动摊点更加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受到很大一部分市民的青睐而得以存活。
地摊上兜售的货物虽没有包装,但依然吸引了不少路人。“这里卖的东西要比商场里的便宜好多,比如袜子在这10元能买三四双,商场里一双就要10多元。”正在地摊上挑选袜子的李女士说。而在花样繁多的小吃摊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缺排队等候的顾客。
便宜的衣物、可口的小吃,虽然方便了一部分市民,却苦了那些成天拿着扫帚的环卫工人。“一路扫不停,从早上上班扫到下午下班,但是地上仍然总是脏的。这条街是繁华地段,垃圾全都是果皮、包装袋、餐巾纸等很难打扫。”负责清扫某超市附近区域的姜师傅说,“我们要求不高,只希望这些摊贩在赚钱的同时多点社会公德心,自觉维护好环境卫生,减轻我们的工作压力。”
法与情之间尺度难以把握 “一个流动摊上往往管着好几张嘴的吃饭问题。他们占道违法经营也是为了生存,我们也很同情他们。但同情心和城市的管理工作又是个矛盾。管,可能断了一个家庭的生计。不管,就是城市管理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综合执法中队队长周焕锦说,整治流动摊贩仅仅靠“洁癖 ”似的管理思路和“封堵”似的管理方式,极易激化执法人员和商贩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问题,同时又能给摊贩提供合法存在的空间,胶东综合执法中队开始尝试新的管理办法——尝试在胶东占道经营问题严重的前店口及龙秀山庄村口的道路两侧划定摊贩专营区域,规劝流动摊贩进线经营,定点设摊。
记者走访至前店口发现,目前村路两侧的大多数商贩都已经将摊位摆放在划定区域的线内。整个马路看上去也宽敞了很多,来往车辆也可以较顺利地通行。
据执法人员介绍,在划定摊贩专营区域之前执法中队已经做了很多前期准备。“我们中队分头对这里的商贩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让他们配合管理。动员村干部调动环卫部门清理划线区域的垃圾,协调有关部门填埋积生活污水的低洼处等等。
“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将一直本着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执法理念,采用疏堵结合、刚柔并济的更趋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来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胶州市城管局副局长邓志持说。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田颍 通讯员 周焕锦 郭晓冬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