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沿海海蜇进入捕捞季 捞俩月可收入百万元

2014-08-11 13:59   来源: 青岛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尽管离开海还有一段时间,但胶州营海的东营码头已是一片繁忙。昨天,又有百余吨海蜇上岸,这标志着青岛沿海海蜇正式进入捕捞季。由于今年雨水少致鱼儿减少,从而让喜食鱼卵的海蜇产量下降,去年三个昼夜就可以捕满舱,今年需要五个昼夜才能勉强满舱归航。

  百吨海蜇上岸后入池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胶州东营码头看到,多艘渔船排队停靠在码头内,在码头东侧,刚刚卸完海蜇的渔船刚离开岸边,另一艘渔船立即靠岸,多名船员忙着将船舱里的海蜇往大网兜里装,大吊车再将海蜇吊起放到车厢中,直接送到加工厂进行处理。

  “今年捕捞海蜇比去年推迟了一周,这已经是第二次回码头卸海蜇了。”据船老大郑秀国介绍,去年七月中旬,他就开始在潮连岛附近海域捕捞海蜇,那时海蜇大爆发,只要一下网轻轻松松就可以捞个几万斤。今年较去年推迟了足足一周才等来蜇讯,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回码头卸海蜇了,与他一起捕捞的还有十多艘大马力渔船,每天至少有上百吨的海蜇上岸。

  捕捞五昼夜满舱归航

  “今年海蜇比去年少多了,捕捞海蜇的渔船也不少,原本三天就可以回码头卸货,现在要五天才能返航。 ”另一艘渔船船长李义涛说,在潮连岛附近海域捕捞海蜇的渔船不下上百艘,主要以捕捞沙海蜇为主。

  他们到达捕捞海域后,与当地近百艘海蜇捕捞船展开“疯狂”抢蜇“大战”。来捕海蜇的渔船有崂山、胶州、原胶南的都有,但还是以胶州的居多。目前,胶州已有五六十艘海蜇捕捞船入海。

  渔民们根据潮水的方向下网,待海蜇进网后,用船上的吊装设备将海蜇吊到甲板上,再掐去海蜇头,放入咸盐进行腌制后,去除一部分水分,再放进船舱。李义涛说,去年海蜇群大爆发,只要捕捞三个昼夜就可以返航,今年海蜇产量比去年少了很多,需要忙活五昼夜才能回港卸货。

  捞俩月收入百万元

  “虽然海蜇产量比去年少,但不出现意外情况的话,如果价格较往年没有太大浮动的话,这两个月起码收入百万元。 ”船老大郑先生说,按照往年的经验,一般情况是,去年丰收,今年欠产,但欠产却不会欠收入。只要把控好技术,一般能夺回“损失”。

  由于海蜇是漂在海面及水面以下5米左右的位置,这就需要控制好网的深度,如果太深根本碰不到,太浅也不能一网打尽。因此,在海蜇网上都用直径5厘米左右的绳子作为网上坠物进行捕捞,两个月下来可捞四五百吨鲜海蜇。

  海蜇上岸后,经过腌制厂处理后,再销售到市场上。去年每斤海蜇卖到5元左右,如果今年价格没有太大波动的话,除去油料、船员工资、补给和网具等费用,至少能收入百万元。但今年量稍少点,估计价格还会上扬,收入不会比去年低,只会比去年高。

  雨水少海蜇饵料少

  “海蜇的量减少,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密度太大,食物链不足。第二是饵料减少。”据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毛玉泽介绍,根据海中食物链的原理,由于前期雨水较少,导致冲入海中的浮游生物减少,而浮游生物减少,又使鱼儿无料可吃。鱼儿吃不饱,排卵少,而海蜇喜食的鱼卵及小鱼减少,使其生长也受到影响。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海蜇密度太大,可食东西少,个头小,渔民捕捞感觉量少。此外,还可能是不到捕获季,尚未完全成熟就被捕捞上岸。(记者 王汉峰 摄影 马丙政)

   [编辑: 张珍珍]

相关阅读

海蜇 捕捞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