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百年系列之二:站在俾斯麦山上看一战(图)

2014-08-12 09:1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衣琳

  100年前的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德国应付欧洲战场焦头烂额之际,于8月23日联合英国开启了东亚战场——青岛。

  无辜的美丽海滨城市青岛一时硝烟四起,战火所及,遍地疮痍,日德之间的不义之战让青岛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站在俾斯麦山上,似乎可以听到百年前炮声的轰鸣,远眺青岛,在山海之间,历史与现实交错,恍惚回到了 1914年,坐在山石之上,静静倾听炮台与林木的诉说。

  俾斯麦山(今青岛山)位于今青岛市南区中部偏北与市北区交界处,在历史上曾用过许多名称,德占时期叫俾斯麦山,因纪念刚去世不久的德国首相冯·俾斯麦而命名,日占时期改称万年山,民国又叫做京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青岛山。

  1899年,德军在当时俾斯麦山上修建军事设施,集中动员了大批中国劳工,耗资巨大,经过6年的紧张施工,于1905年整个俾斯麦山炮台的作战体系全部完工,并建有数处大口径炮台。如今,我们从当时的俾斯麦山德军炮兵指挥官所写的战地日记中也可以看出,该山头炮台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压制和摧毁东北方向的敌火炮阵地或直接为德方前沿提供火力支援,而向海上任何目标的射击都不是俾斯麦山各炮台的任务。

  要塞的命运即是战争的结局。

  俾斯麦山最惨烈的战斗来临了 ,1914年11月7日清晨时节,突破德军前沿中央堡垒的一支日军突击队穿过台东镇南侧沿着南北两侧的山路围攻俾斯麦山。这里的德军大部分都支援台东镇东堡垒去了 ,留守的德军兵员很少,面对突如其来的日军依然在顽强阻击着。在攻打俾斯麦山北炮台时 ,日军突击队遇到了德军在山腰处马克沁式重机枪的拦阻扫射,在损失了1名尉官及13名士兵之后,日军见硬攻不下,便绕道迂回,从山的背面包抄过来,日军的多路进攻使德军的重机枪失去作用,最后日军占领了该山头。阵地上的30余名德军士兵放下武器。这也是在市区内山头上经过血腥战斗才夺占的德军阵地。当时,日军未料想德军会如此顽抗,盛怒之下的日军在占领阵地后愤然用枪托、铁锹等将多名德军战俘打死,以报复他们在投降前的顽抗。此后,在签订了德军投降书及移交德军在青岛的一切军事要塞之后,日军士兵对德军战俘的复仇心理才慢慢平静下来。

  由此可见,德军在俾斯麦山上的南北炮台在整个日德战争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驻守前沿的德军最有力的火力支援阵地,同样也成为日英联军重点打击的目标。1914年11月7日清晨俾斯麦山这些巨型火炮的沉寂预示着战争的结束,这场短暂又惨烈的争夺战随着德军自行炸毁所有火炮并向穿插而至的日军突击队放下武器而落下帷幕。

  现在,回过头来再次回顾那场厮杀,心中情感甚是复杂。日本和德国为争夺海外殖民地竟然会在第三国的土地上大打出手,将人道与和平弃之脑后。他们丝毫不顾及当事国的情感,充分显露其狰狞霸道的面孔。在这些飞石和硝烟中,不论哪一方获胜,都给广大青岛百姓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物质损失 。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会出现这等事?需要我们反思。一个国家如果封建专制再加上国弱民穷必然会招致各方列强觊觎瓜分,“弱肉强食”的理念早就是老牌殖民者对付弱小民族屡试不爽的手段。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回顾过去,也可以更加理性地应对未来。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