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孙艳玲和养父母的照片。图由姚先生提供
“我们姐弟共五人,上世纪50年代闹水灾,我的三姐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
孤儿院,后来辗转到了青岛……”24日,安徽省芜湖市姚先生向本报求助称,上世纪90年代姐姐曾到芜湖寻亲,并最终和亲人相认,但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加上通信不畅大家又失去了联系。十年过去了,芜湖的家人都很想念她,现在中秋节也快到了,他和家人盼望能与姐姐团聚,希望青岛的好心人能够帮他圆梦。
父母弥留念叨三姐小名 姚先生说,他家住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永镇社区。“我父母在2004年和2005年先后去世,两位老人家在临终前一直念叨着三姐的小名,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看着这样,心里真是比刀割还难受,真不想让老人带着遗憾走!我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三姐!”姚先生回忆起父母的心愿,电话中的声音有些哽咽。
姚先生说,他从小就听父母说自己还有一个姐姐,她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姐姐比我大十岁左右,在家排行老三,三姐长到三四岁的时候,正赶上芜湖闹饥荒,家里人实在没办法,不能看着孩子活活饿死,外婆就把三姐送到了家乡的中山桥附近的孤儿院,因为孤儿院条件也不好,三姐随后被送到了青岛的孤儿院 ,从此三姐和家人便彻底失去了联系。”姚先生感慨地说道。
百人寻亲团中找到姐姐 转眼到了1998年,当年一起从芜湖来到青岛的100名孤儿一同组成寻亲团,重新回到芜湖寻亲,历尽千辛万苦,一些人凭着血型和外貌特征找到了家人,这其中就包括姚先生的三姐孙艳玲。
“当时一听说寻亲团的消息,我和家里兄弟姐妹马上就赶过去辨认寻找,最终凭着姐姐后背上的三颗痣找到了她,我们立刻将她带回家去与老人相见,当时家里的老辈亲戚都来了,大家都很激动,我父母看见姐姐的第一眼就说‘这就是我的孩子啊!’当时二老高兴得像孩子一样,紧紧握住姐姐的手,一直不肯松开。”姚先生回忆了当时的温馨一幕。
家人久别重逢,自是一番欢喜,姚先生从三姐口中得知:原来当年她来到青岛之后很快又被一家孙姓人家收养,当时在青岛市第三毛巾厂第三车间工作,她的养父临终前才告诉她老家在芜湖,并鼓励她回到老家找寻亲人,最终促成了骨肉团聚。
一别十年,姐姐你在哪? “当时她是和丈夫还有女儿一起来的我家,她丈夫姓袁,女儿已经有十八九岁了,在我家住了几天后,便又回到了青岛,此后一直有联系,后来 2004年我做生意时,到潍坊昌邑进货,她还打电话过来叫我顺道去她家玩,但是我当时比较忙就没去成!”姚先生回忆道,这也是他和姐姐最后一次联系。
“当时家里条件都不好,她家里没电话,每次通话都是在邻居家,后来电话不知道怎么打不通了,他们便断了联系,虽然中间尝试过很多办法寻找姐姐,但就是找不到人。“我们做梦都想找到她,可是天不遂人愿,一直到现在已经十年了,现在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再找到她就更困难了,没办法,我们只能求助于媒体了。”姚先生激动地说道,“希望三姐能早日和亲人团聚,圆了老人的遗愿,每次想到父母临终时期待的眼神,我就忍不住流泪。”姚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从来就没放弃过寻找三姐的念头,他相信只要不放弃,一定会有结果,他们也希望能和三姐一起过今年的中秋节。
希望市民能提供线索 据姚先生介绍,他的姐姐就是那百名芜湖孤儿其中之一。据姚先生回忆,他的三姐从芜湖来到青岛后,随后被一户孙姓人家收养。
姚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手头留有三姐给他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中是养父养母与三姐孙艳玲。如果您有关于孙艳玲的线索,能帮助姚先生圆梦,请拨打本报热线96663或80889427联系本报。
■背景:芜湖水灾,百名婴儿来青 据芜湖当地媒体报道,1954年,芜湖发生水灾,大量婴儿被送进孤儿院,而青岛民政部门也接到任务,接领了其中100名婴儿,并为他们寻找认养家庭。从1955年1月下旬起,青岛方面开始配备人员,训练保育员,准备物品用具,并联系卫生部门派出医护人员同行。当年2月25日,由50名保育员、5名干部、1名医生和3名护士组成的队伍来到芜湖,并在3月7日接领了100名婴儿。
青岛市档案馆存档文件《青岛市接领芜湖市婴儿抚养与开展领养工作的报告》里详细列举了当年从芜湖接领回岛城的百名婴儿的姓名 、性别和年龄。“这批婴儿身体一般较弱,年龄小,缺乏营养,受各种疾病的侵袭,严重威胁着婴儿的性命和健康。”这篇报告中如此描述来青岛的这批婴儿。民政部门发出了号召,很多青岛爱心人士都提交了申请。仅仅一个月,就已经有58名恢复健康的婴儿被收养。记者 刘玉凡 实习生叶宏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