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个多月的休养生息,大海重又敞开怀抱。明天中午12时,黄渤海海域休渔期结束,市海洋与渔业局介绍,我市3000余艘
渔船将从90多个大大小小的码头
出海,静寂多时的各大渔港码头,将重回往日鱼虾满仓的热闹场面。开海第一天将带回什么样的海鲜呢?记者为此采访了有经验的船老大和8月20日起提前探海的渔民。
开海 3000余艘渔船齐出动 昨天,南姜渔港码头船老板曲先生告诉记者,每次出海前家人都要好好准备一番,除了水、面包等食物供给,渔网修补、渔船加固等工作都非常重要。“其实已经习惯了,出海一天几乎不吃什么东西,也不大喝水,不过还是要准备妥当,这样心里才有底。”曲先生笑着说。曲先生的渔船只有12马力,属于近海捕捞船只,开海后只在沿海水域捕捞,一般在出海当天回港。
“像一些大船在海上一呆就是一个多星期,他们准备的东西就多了。”沙子口渔港中心负责人郝振梅介绍,大船出海前的准备工作更加繁琐,一般要在出海一个月前就开始各项检修工作,包括船壳加固、发动机维修和渔网修补等。另外,米面油、蔬菜、药品等必需品都要提前采购。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我市将有3000多艘渔船出海,约占全市渔船的一半,这些渔船将从青岛大大小小共90多个渔港码头出发,其中30条渔船以上的渔港超过70个。作为岛城几大著名渔港,沙子口渔港有200多艘渔船,积米崖渔港停泊的渔船超过千艘,营海码头和薛家岛码头各有500多艘渔船。
捕捞 大船小船各有区域分工 有十几年捕捞经验的船老大曲先生心里有张清清楚楚的捕捞图:胶州湾、东至大公岛、小公岛海域、南至灵山岛海域、北至即墨的千里岩、小管岛海域,这些海域都是小马力渔船的“地盘”。对于各类海鲜品种的分布,渔民们更是了如指掌:灵山岛和竹岔岛之间海域多面条鱼,大公岛、小公岛附近海域则盛产虾虎、八带蛸、鲅鱼等,海鲜品种更加丰富。
“小渔船通常就在这些海域转悠,我们的目标就是梭子蟹、虾、八带和小杂鱼,也会有鲅鱼。”曲先生告诉记者,小船的捕捞范围通常集中在离岸三十多海里海域,每天凌晨出发,下午2时左右回港,市民如果想要尝鲜,可以赶在渔船回港时抢鲜。“不过我们都有固定客户了,有的海鲜批发商早早就打好招呼了,相当是预定了。”曲先生说。小马力渔船专捕小鱼小虾,大马力渔船的目标则是黄花鱼、鲅鱼和鲳鱼等经济鱼类。曲先生介绍,大马力渔船的出海距离较远,北至渤海湾,南至福建、浙江海域,部分渔船也会到日韩交界公海附近下网。
第一船 梭子蟹将是首日主角 8月20日,部分持证渔船已经准许出海,他们的提前“探路”也给渔民们提供了不少“情报”。“今年梭子蟹大丰收,估计出海主要就是梭子蟹,另外八带产量应该也不错,但是虾就不好说了,最近出海几乎都没有虾。”曲先生说。郝振梅也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开海回来的第一船海鲜应该是梭子蟹“唱主角”,“开海第一天就能回来的肯定是小船,近海海域大鱼还是少,主要就是虾蟹、八带和小杂鱼。”鲳鱼、鲅鱼等鱼类大批量上岸还要等大马力渔船一个星期左右后回港。
今年可能虾少蟹多 不少渔民反映今年虾少蟹多,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表示,我市已经连续多年坚持增殖放流,虾蟹苗种的放流数量年年增多,最终的评估结果要到下半年对全市的捕捞量统计后才能得出最终结论。“从海洋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某一种生物的捕捞量加大,可能与当年的气候、海流、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当年的生态环境特别适宜该种生物的生长,那么这种生物的数量就会增加。”海洋与渔业局专家认为。记者 王伟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