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填写各种材料
给玉米浇水
从8月 25日到8月27日,整整3天,在外人眼里王玉芹一直都忙忙碌碌,开着自己的白色雪佛兰,或是穿梭在乡间小路 ,或是奔驰在城市的宽广大道上 ,却“没有下地干过活儿 ”。其实,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去离家比较近的玉米地里割草了,在大多数人从睡梦中醒来时她才回到家重新洗漱。而每逢有喷灌车浇地的时候,她会在工人下班后开车出去“巡地 ”,防止水泵出现问题。有时候忙活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才能回家休息。当城市信报记者询问王玉芹一个人管理几百人的土地有没有什么诀窍时,她笑着表示,
种地来不得半点儿“投机取巧”,必须实实在在种好每一块儿地 。8月28日,王玉芹将城市信报记者送到地里干了一上午活儿 ,体验她种地的不易。
背后的汗水:
玉米比人高随时可能划破脸 “水还够不够?靠路边那块儿地浇完了吗?”城市信报记者听到住在隔壁屋的王玉芹在打电话,看了一眼手机,凌晨四点多。“你再睡会儿,我一会儿得开车送工人下地干活。”此时的王玉芹戴着一顶棒球帽,穿着一件长袖T恤 ,戴着手套 ,才像一个真正的农妇。在城市信报记者的央求下,王玉芹将城市信报记者跟工人一起送到了玉米地里,让记者也去体验一下干农活儿。
出门前,王玉芹给城市信报记者找了一顶帽子、一件自己的长袖衣服、一双手套、一把镰刀。想到大热的天气,再看看自己这一身装备,一开始觉得有点儿“过”。到了地里之后,城市信报记者顿时觉得自己的装备似乎有些“不太专业”。两位割草的工人都戴着帽子,帽子上还包了一个头巾,穿着长袖外套,戴着厚厚的帆布手套。其中一位阿姨腰上还裹着白色的塑料纸。“玉米叶子会割人脸,带刺的草木也会划衣服。裹得严实点儿能强点儿。”一位工人乐呵呵地说道。“你看这种跟藤条一样的草会缠住玉米,必须把它的根儿割断。这种长在空隙里的狗尾巴草对玉米影响不大可以不管。”王玉芹给紧跟在身后的城市信报记者做了示范,就埋头干起活儿来。走在两米多高的玉米苗中间,必须弯着腰才能稍微走得快一点儿,稍微一抬头,玉米叶子很快就会在你身上、脸上来回横扫,割得人生疼。
顺着一行玉米苗,听到了一阵叮叮咚咚的水流声。循着水流的声音,城市信报记者穿过了“玉米丛林”来到了声音的源头——一根小腿粗的水管正在咕嘟咕嘟往外冒水。而一位“蒙面”姑娘在看护水源!只见这位姑娘戴着遮阳帽、包着粉色的头巾、白色口罩,只露出了一双眼睛来。原来,割草和浇地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俩人一个小组,一块儿地四个人两个小组干活儿,俩人割草、俩人浇地,平均每天每人160元工资。“你看你只戴着帽子,一天下来就会晒掉一层皮!”说起自己的装扮,“蒙面”姑娘无奈地表示,“也是没有办法,自己在家想的招。”然而,这样做也是有弊端的,倒是不会晒伤,但是很可能会捂出一身痱子来。
简单的生活:
生活朴素最爱吃拌的小咸菜 8月28日中午 ,给工人们送完饭 ,王玉芹才自己回家做饭吃。除去跟朋友聚会 ,王玉芹平时吃饭特别简单,有时候煮面条,有时候熬点儿粥,搭配着一碟火腿肠和一碟自己拌的小咸菜就算是一顿正餐了。而早餐她经常忘记。“吃完饭就想休息,吃早餐之后人容易有惰性,要不是你来我几乎没有吃过早饭 。”说起自己最喜欢吃的菜 ,王玉芹笑着说自己就喜欢吃自己拌的小咸菜 。芹菜切成小拇指肚大小的小段儿,胡萝卜切丝儿,青椒切丝,跟咸菜丁拌在一起,加点儿醋,味道很特别。
别看王玉芹开着车“种地”,对待生活她却朴素简单,几乎不穿鲜艳的衣服,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上网浏览新闻。当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王玉芹就端着饭碗去了里屋坐在电脑桌前看起了新闻。“浏览一下农业新闻,看看有没有新的政策,或者别的地区先进的经验可以学习。然后就看看最近有什么国家大事。”在王玉芹眼里,每天24个小时根本就不够用。她每天不但要操心地里的庄稼还要操心村里的大事小事。有一天晚上因为有工人浇地,担心水泵出问题,她开着车绕着田间地头来回转,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才回家休息。
种地的学问:
种地和经商不同,不能投机取巧 年入上百万,固定工、临时工几十人,为什么她还要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做一个“甩手掌柜”呢?“种地和经商不同,咱不能‘投机取巧’。”说起种地的学问,王玉芹表示,只能脚踏实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样是种地,有人赚钱有人赔恐怕主要原因就是对待土地的态度不同吧。“你看今年这天这么旱,水要是浇不上,根本就不行。”8月27日上午,王玉芹跟不少从事农业工作的朋友一起在一块儿良种示范田参加了一场“籽粒直收现场会”,由于去晚了,刚到地里,王玉芹就冲到了前面掰了几根玉米观察起来。“要是产量高,明年就可以种一些。”当天中午 ,几位许久不见的朋友邀请她去高密小聚一下,王玉芹想起自己一堆事儿有些犹豫,她的好朋友就损她“忙得没有自己了”。在路上,王玉芹才告诉记者,那几位朋友大多数是搞农产品销售的,他们需要“多交际”,结识不同的朋友。“他们认识的人越多生意门路就越广,玩的时候也是工作。我跟他们不同,我最重要的事儿就是把我的地种好。”
王玉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咱就是个种地的,只有把地种好了才行。”在她眼里,自己要是种不好地就会被淘汰。
做人的道理:
善待他人,得到的更多 8月26日早上6点多 ,王玉芹就已经收拾停当,准备出门。这一天她一共有两件事要做,一件是带村里一位腿有残疾的村民去平度一家医院做检查,并去当地残联办理残疾证,另一件事儿是去平度市税务部门办理退税、缴税等相关手续。“你把身份证、上次医院检查的材料都带上,别忘了什么东西。”当天上午7点左右,王玉芹开车去村口接了腿脚不好的村民,一到医院王玉芹就跑前跑后帮他排队挂号,领他做各项检查。“他也是可怜人,光做手术就花了不少钱了,家里也没什么人能帮上忙,我是村支书 ,他求到我这儿我也不能不帮。”在等待检查结果的时候,王玉芹对城市信报记者说道。
等从医院出来就已经是当天上午11点左右了,王玉芹开车去了一趟残联。当天下午她在平度市地税局和国税局之间来回跑了好几趟才把事情办妥。
在城市信报记者跟王玉芹一起生活的几天里,王玉芹帮村民办的事儿比给自己办的事儿还多 。对此,她的答复是:“得到的总比付出的多 !我得到的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少,反而越来越多 。”王玉芹说,自己做的事情越多 ,觉得自己成长得越快。“有时候我还会把最开始记者采访我的视频翻出来看,那时候真的很‘空’,自己说话的表情都有些胆怯!在不断付出的过程中我变得越来越好。”
就在8月28日下午6点左右,城市信报记者离开平度的时候,王玉芹还在为一位村民给孩子迁户口的事儿操着心。作为镇上十几位村支部书记中为数不多的女书记之一,王玉芹在村民心中的印象一直都不错。
文/图 记者 郭冰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