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高材生迷上梅花桩 为授拳放弃百万年薪

2014-09-01 14:0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练习梅花桩20多年,王炳建从未感到枯燥,虽然招式有限但变化多端,每次练习总会有不同的收获。20岁时,王炳建第一次接触梅花桩,很快被它“文武合一”的主张所折服 ,苦练四年。随后来到青岛,以高校学生为主,代师授艺11年,2005年成为梅花桩第十八代传人,他开始招收弟子,培养弟子近千人,为了有充足的时间传拳,2008年起他放弃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拳中。在王炳建看来,最初练拳只为一圆武侠梦,但接触之后才感受到武术的博大精深,令人欲罢不能,这也是他24年能坚持练拳、传拳的真正追求所在。

  大学习武师承名家,每天练拳3小时

  眼前的王炳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谦逊,处处透着练武者的豁达。说起与梅花桩结缘,王炳建直呼荣幸。1990年,20岁的王炳建考入山东大学英语专业,刚进校园的他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很多男孩子一样,我从小就喜欢看《霍元甲》、《精武门》等武侠片,一直都有个武侠梦。”王炳建介绍,大一时学校社团开始纳新,他第一眼就被武术社迷住了,立刻就报了名。

  “一开始也不知道练的是什么,慢慢才知道练的是梅花桩。”和很多初学者一样,王炳建一开始也不愿练习。“我们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7点就在广场上练拳,大一的时候碰到哪天下雨就很高兴,想着今天不用练拳了!”王炳建笑笑,这种情况在从接触梅花桩的“文场”之后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我师父是著名的学者武术家燕子杰,燕老师给我们讲梅花桩的文化、发展历史,当时我就被这项拳之后的文化理念深深打动。”王炳建表示,梅花桩主张“文武合一”,在学习招式之余,也接触到武术背后的传统文化。“只有了解它背后的各种文化理念,才能真正理解每一个招式,才能真正练好梅花桩。”正是对这种文化的坚持,让王炳建在之后的时间里刻苦练习,从未缺席。

  大学四年,学习和练拳占据了王炳建的全部生活。“当时和我一块报名练拳的人,到大四时只剩我一个人还在练。”练习四年,王炳建的梅花桩打得有模有样,也开始教同学打拳。

  来青传拳代师授艺11年,成第18代传人

  1994年,王炳建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岛,从事外贸工作,业余时间他都会在公园练拳。“毕业时,燕老师给我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我们把梅花桩传下去。”王炳建时刻记着恩师的教诲,经过摸底,他发现当时青岛练习梅花桩的人少之又少,这坚定了他传拳的信念。

  没有学生、没有场所、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知道,这是当时困扰王炳建传拳的最大难题。很快,王炳建发现很多公园都有练拳的老人,经常会吸引一些人驻足观看,他也决定在公园打拳,用拳来吸引学生。“我到海泊河公园打拳,当时一位老拳师带着一堆人在打拳,我就一个人在他们前面打拳。”王炳建回忆,日子久了,他和这些打拳的老人都熟了,也经常互相切磋。“有一天,有两个青大的学生来看他们打拳,很想学,就问老拳师,练拳之后能翻跟头吗?”老拳师一下子就笑了,让两个学生来问自己。

  “我当时很激动,觉得收学生的机会到了。”王炳建给两人详细地介绍了梅花桩,还做了演示,两个学生很满意,决定跟他练拳,这俩学生就是他在青岛最早教的两人。王炳建教得认真,获得俩学生的一致认可,他们开始帮着王炳建在大学召集武术爱好者。“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一共聚集了80多人,我就开始到校园教拳。”王炳建就在大学里成立了武术协会,逐渐扩大到海大、青科大、青岛理工大等9所高校,从1994年到现在,已经整整20个年头了。

  “2005年之前,我一直是代师授艺,所教授的学生都拜在燕子杰老师门下,我们都以师兄弟相称。”11年间,王炳建义务教授几百名学生练拳,他把恩师对自己的要求也传递给学生们,希望他们毕业之后回到各地,也能把拳传到当地。2005年,综合考查品行、拳术等多方面素质之后,王炳建成为梅花桩第18代传人。

  收获爱情以拳结缘,师妹成为亲密爱人

  在代师授艺期间,王炳建还收收获了美丽的爱情,妻子就是在教拳时认识的。“我比她大几岁,她和她同学一块跟着我练拳,我经常指导他们招式。”王炳建脸上漾着笑,“真不是一见钟情,一开始只是互相认识,他们经常来跟我练拳,时间久了就熟悉了。”王炳建表示,最开始妻子可能就是被自己的拳术吸引住了。

  “我们以师兄妹相称,我觉得她和很多女孩子一样一开始只是有点崇拜,后来经常一块练拳,也增加了互相了解的机会。”渐渐的,王炳建发现这个女孩真不错。“其实,在练拳过程中,增加了我们互相了解的机会。”王炳建很感谢梅花桩,给自己带来一位甜蜜爱人,因为爱人也是梅花桩迷,她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工作。

  “我妻子也练习梅花桩,知道练习的好处,她非常支持我四处教拳。”王炳建表示,传拳、工作难以兼顾,为了传拳他放弃了事业。从2008年起,他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梅花桩的传播中,妻子则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他心里一直很愧疚。现在,王炳建经常带着妻子、女儿一块练拳,7岁的女儿也已掌握基本功,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培养弟子为了传艺,把学生当老师教

  2005年,王炳建成为梅花桩第18代传人,他开始教授弟子。“我是把学生在当老师教,把自己所学都教给学生,希望他们把自己所学再教给别人。”和自己的恩师一样,王炳建对于弟子的要求只有一个,把拳传下去。近10年来,王炳建教授弟子近千人,很多弟子也和他一样在当地教拳,沿着他的路走下去。

  王炳建介绍,目前青岛的梅花拳练习者以高校学生为主,每年9月大学开学时都会纳新1000人左右,规模逐渐壮大。而在其他群体中,练习梅花拳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许多公司的高层人士和大学老师也都加入到了练习梅花拳的队伍中。“一位教授一开始练的时候,身体僵硬、动作呆板,在和他的同批学习者中学得最差。”王炳建以为他不会坚持下来,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后只有这位教授坚持了下来。他在学完了梅花拳的基本功后,睡眠质量差、经常头疼和肩周炎的老毛病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为了吸引社会人士练拳,2012年王炳建创办青岛梅花武馆。“梅花拳不但有一套完整拳术、套数和习武功法,还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是著名的文武双修的拳派。”谈到对未来的规划,王炳建称,他希望能在全社会大力推广梅花拳,使其健身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希望更多人因为学习梅花拳而受益。

  文/记者 于红靓 图/本报记者 孟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高材生 梅花桩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