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展"一城一院"格局 建海洋装备基地(图)

2014-09-04 06:1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都市报9月3日讯(记者 魏海洋 娄花) 9月2日下午,青岛市与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共建海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府新大厦举行。依据协议,中船重工和青岛市将用3~5年的时间,初步形成“一城一院”创新发展格局,在高新区规划建设占地800亩的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和占地600亩的海洋装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在黄岛新区规划建设海洋装备研究院项目,总投资20亿元。重点围绕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等产业,建成后青岛的海洋装备产业将获得提升。

  据悉,根据协议,中船重工和青岛市将发挥各自优势,统筹海洋装备领域的人才、项目、平台、基地等创新资源,合作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船舶及海洋装备设计、研发和产业创新体系,力争用3~5年的时间 ,初步形成“一城一院”创新发展格局,在高新区规划建设占地800亩的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和占地600亩的海洋装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在黄岛新区规划建设海洋装备研究院项目,总投资20亿元。

  两个区共投资70亿元,而投资的项目将涉及多个海洋装备细化产业。重点围绕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装备配套系统与设备、海洋装备研制工艺等,开展海洋水文气象观测设备、水下智能探测设备、水下焊接设备、水下隧道掘进装备、海洋雷达设备、海洋光学探测设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等海洋装备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转化、实验、服务和产业化,建成综合实力强、专业特色明显、部分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合力做大做强海洋装备产业。

  记者了解到,此次签约是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加快青岛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加强与中船重工集团合作,推进中船重工集团青岛海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了实质性的启动阶段。

  目标

  2020年海洋装备研发机构超10家

  记者了解到,本次的合作,是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国家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际需要,重点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船舶及海洋装备设计 、研发和产业创新体系。

  据悉,力争到2020年,中船重工在青岛投资达到70亿元以上,集聚研发机构达到10家以上,组建约1500人的科研开发设计团队,形成“一城一院”创新发展格局,建成综合实力强、专业特色明显、部分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支撑中船重工青岛企事业单位经济总量超过300亿元。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中船重工集团青岛海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启动后,将结合中乌特种船舶研发设计院项目、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等项目的落地,加快补齐青岛市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创新短板,将增强本市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优势,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区别

  海洋装备项目,两区各有特色

  记者了解到,本次合作建立的海洋装备项目选址在两个区,一是高新区,一是黄岛新区。而且两个区的着重点和建设内容都各有特色。其中在高新区将建设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

  高新区规划提供约1400亩土地,其中,在国际创新城提供约800亩土地,由中船重工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规划建设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在高端装备产业区提供约600亩土地,由中船重工规划建设青岛海洋装备产业园。

  高新区的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重点开展海洋水文气象观测设备、水下智能探测设备、水下焊接设备、水下隧道掘进装备、海洋雷达设备、海洋光学探测设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等海洋装备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转化、实验、服务和产业化。

  记者了解到,黄岛新区规划提供约400亩土地,由中船重工建设海洋装备研究院及产业化基地,并配套建设人才公寓。

  黄岛新区的海洋装备研究院将重点围绕高技术船舶(新型船舶、邮轮、游艇等)、海洋工程装备(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海工模块等)、深海潜器等海洋装备,以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等关键系统和电力推进、曲轴、舱室设备、甲板设备、立管、平台支持系统、控制、自动化仪器等关键设备共建形成研发 、设计 、集成、试验、技术转化、服务与产业化。

  记者 魏海洋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