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课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提起这门课程让人怵得慌。然而在青岛
二中,有这样一位
执教31年的数学老师,上他的数学课常常让人置身诗情画意中,忘了上的是数学课还是文学赏析课,不知不觉就入了迷,他就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课程团队专家于世章。在学生和同事眼中,他如邻家大叔一样朴实而亲切,同时又充满诗意和文学情结,不论多么抽象的数学知识、深奥的教育理念,他都能用形象生动的文字将之描绘,让它们变得亲切可感。学生们都说,能跟着于老师学习那真是一种幸福。作家刘杰曾评价他说“把教书育人嵌入自己的骨质”。
带病坚持教书育人 在中秋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记者走进风景秀丽的青岛二中,一路打听着找到于世章老师所在的办公室。数学组“特级教师工作室”的醒目牌匾给了很明确的指示,记者推门进去后,只见于世章正在埋头批改学生们刚刚交上来的数学卷。“采访时间不会太长吧,下午上课前,这些卷子必须批改完。”在确定接受记者采访前,他揉了揉酸涩的左眼问。
记者注意到,于世章的左眼下方总是不自觉地跳动,左眼也抑制不住地跳动。“我这病有两年了,看书或盯着电脑时间长了,就看不清东西了。”于世章说,他这病叫面部痉挛,已经影响到眼睛,动手术治疗的话还需要开颅,风险挺大,可他一直带着高三班,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就一直拖到现在,等今年带出这个高三班再去北京做手术。
走进二中新起点 今年52岁的于世章,在教学的路上已经走过了31个春秋。1983年,生于山东定陶的于世章从曲阜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满怀教育激情和梦想,主动响应号召,到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当时的学校没有给刚毕业的新教师安排师徒结对式的帮扶,他就自己广拜师傅,不仅拜长者,也拜同龄人;不仅拜同学科的,也拜其他学科的老师为师。一有时间,他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虚心学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他们讨教。
就是在这样的平台上,于世章开始了自己的专业追求。为了上好一节市级优质课,他曾经不厌其烦地进行过近十次试讲。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会学数学,他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准,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后来他不再将自己的成长仅仅停留在上好一节课上,他开始踏上了以课堂为阵地,以课题为抓手,以学习、反思、实践和写作为习惯的成长之路。每晚睡觉前,于世章总是信手拈来一些书籍杂志,浏览一些短小的文章。放在他案头的书刊“杂乱”,不是说摆放不整齐,而是各类专业、非专业的都可能成为他的“伙伴”。他如饥似渴地阅览书籍、报刊,将读书和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敲成文字,撰写教学反思和教科研论文,敦促自己不断前行。
2001年,于世章就从全国几百名应聘教师中脱颖而出,走进了青岛二中,也走进了他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诗歌融入数学课 在二中,如果让学生选他们最喜欢上的课,相信于世章的数学课必然会当选。你能想象,用诗歌或散文讲授数学课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吗?作为青岛二中教学专家、数学教研组长,于老师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前线,最让学生和同事津津乐道的则是他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让学生上有“诗意”的课、上有“味道”的课,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学数学。
“正弦一二全为正,余弦一四情独钟,正切一三弄倩影,各展妩媚为谁红。”为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于世章在课堂结束前总会用诗歌或者对联来总结课上内容。“三角函数名不同,坐标比值却得宠。符号跳跃各象限,任意角间觅影踪。”如此优美的诗歌竟然出现在了枯燥的数学课上,于世章将课堂所学数学知识与诗歌糅合在一起,朗朗上口,化繁为简。最让于世章高兴和自豪的是,耳濡目染的学生们也常常会迸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小结时随口吟出“青山青,青山是山;椭圆椭,椭圆非圆”的对联。更有学生才子,能在一首长诗里嵌入 “在平面里到两个定点距离的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椭圆”这个“椭圆”定义,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融入一些人文色彩,增添一些诗情画意,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将变成活跃的、开放的、令人期盼的课堂。”于世章说,传统数学课以考高分为目的,而他认为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考所好大学那样简单,而是应该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能使自己终生受用为目的。
学校更是育人的地方 近10多年来,在青岛二中这个优秀的群体中,于世章在“教学互长”中也不断成长,铅字作品越来越多,获奖证书越摞越厚,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青岛市专业拔尖人才”……然而这些都不是于世章在意的,他常常在想的是: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更关注什么?教育的核心又在哪里?教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升学吗?
“总感觉每天都忙,没有闲着的时候。”于世章说,每天7点到校,下午5点离校,每周要有一天轮值晚自习,回家还要备课、写东西,寒暑假到处培训或指导教学,一年到头几乎都在忙碌着,尤其是高三老师更要累,可他觉得这一切都很充实。他认为学校不仅仅是教学的地方,更重要是的育人,二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与他本人的理念很契合,让他可以在这个高平台上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自己必须要有两把“刷子”,才能对得起“教书匠”这个称谓。
于世章说,二中给了学生和老师一个更开放广阔的平台,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让他最引以为豪的是,他教出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当他在牛津大学进修时,小巷闲逛中就偶遇在此上学的二中学生,这让他欣喜不已。
把教书育人嵌入骨质 “做教师,尤其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能够把自己的课讲得漂亮,让学生如痴如狂,而且能够坚持不懈地思考,把那些感性的教育‘碎片’进行加工,梳理自己的教育思想,把隐性的教育经验显性化。”在于世章所出的第一本个人专著《在学生的心灵中旅行》中,二中校长孙先亮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作家刘杰先生亲自为他这本专著作跋——《教的是学问,做的是德行》,并给予 “这是教书育人嵌入骨质后的又一次诞生”的高度评价。于世章说,他跟别人不同之处在于将教学过程中的平常“小事”,课堂上的火花闪现,师生间的趣闻轶事,自己的人生观点进行梳理,写成一篇篇短文,串成一个个故事,在小问题中琢磨出大问题,沉淀积累自己的观点并不断升华。
“于老师授课生动易懂,不枯燥,让我这个原本不怎么爱学习数学的学生也喜欢上这门学科。”高三学生张嘉诚告诉记者,于老师为人非常随和,总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放任学生去创造,给大家提供一个无拘无束自由的学习空间,自从高二选择他的课程后,数学成绩也在不自觉中提高了许多。
利于学生成长就是教育 长期的积淀,使于世章老师有了一种顿悟,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教育是一种态度,教育是一种期待、一种激励,教育更是一种欣赏。教育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教育就这么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就是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汲取广博的知识,为教学工作铺路架桥,这是不竭的源泉;用智慧和爱心去点燃学生的梦想,和学生一起充满信心地放飞未来,这是圣洁和纯真;关注个体尊重所有,携手并肩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是我的祈求;精益求精上好每节课,让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学到知识,这是开放教学的硕果;公正严明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体会成功,这是我的必须;面对教学、育人、科研没有别的选择,我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撰稿 记者 吴帅 摄影 记者 王建亮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