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狂人"弹得一手好琴 与父亲联手古法制琴

2014-09-19 14:2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石洪钧在用自己制作的古琴演奏。



  

制好的古琴。



  在平度琴界,有一位古琴“狂人”石洪钧,他不仅弹了一手好琴,更是在古琴制作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除了在平度开设了听雪琴社教授古琴,还与父亲石宝臣合作运用古法制作古琴,一把纯手工精雕细琢的古琴,父子两人要经过一年半甚至两年才能制成。

  “古琴是有生命的”

  走进听雪琴社,各式各样的古琴像艺术品一样优雅地陈列在琴桌上,琴社社长石洪钧告诉记者,每把古琴都是有生命的。“咱们古人在创造这种乐器时就赋予了它生命,你看,这是琴舌,再往上是琴首,琴腰,琴尾,就像人一样,虽然每把琴形式上多多少少有所差异,但是每把古琴都有这几个部位,在我们看来。每把古琴都是有生命的。”石洪钧说,“不仅如此,古琴蕴含了古人的智慧结晶。以琴而论,古琴最初为五弦,代表着五音,所谓古琴,外形三尺六寸五分,暗合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琴身上面拱圆,下面平坦,象征传统‘天圆地方’的古老宇宙观。”

  据了解,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素有“国乐明珠”之称。“古人认为,琴是最适于人修身养性的乐器,琴音可以消除心中的杂念,弹奏古琴亦可以使人明确志向、汇集心智。”石洪钧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成为中国琴会会员、中国古琴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书协会员,注重以心取韵、以学养艺、追求指法简静,契合琴道,逐步形成了清健雅丽、古朴沉静的琴风。

  父子联手,古法制古琴

  除了弹奏古琴和教授古琴,更让石洪钧着迷的就是制造古琴。“2002年,我在扬州买到了我生平第一把古琴,拿到琴后非常激动非常喜欢,就自己研究它的结构,对照着书籍慢慢自己琢磨,开始试着制作古琴,但是不成功,因为那会儿仅靠着自己领悟,没有专业人士指点。”石洪钧告诉记者,后来经过龚一大的指点以及有过制琴经验的父亲的帮助,制琴道路才一点点好起来。“现在基础琴体的制作,像打磨、上漆等主要是我父亲在操作,我主要负责后期总体润色以及调弦等。”在石洪钧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琴社的制琴室,父亲石宝臣正在打磨琴身,石洪钧告诉记者,他和父亲从2002年就开始一起研究制作古琴,走了不少弯路,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们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在制作古琴方面也有了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制作古琴最耗时的就是琴体扣雕以及上漆润色,我们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完全按照古法,古人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做,包括这套工具以及小配件都是我们亲手制作出来的。”石宝臣告诉记者。

  一把琴耗时一年半到两年

  走进琴社的制琴室,桌子上整齐地排列着螺丝刀、磨具等上百种工具,墙上还挂着制作好的古琴模型,石洪钧告诉记者,这些琴体正在自然挂晾,“我们严格按照古法进行操作,这些琴体经过半年时间的挂晾,再进行操作,它变形的可能性就小得多,而且质地更加好。”石洪钧告诉记者,他们对古琴制作的材料要求非常严格,严格按照古法取材,才能做出上佳的古琴,“材料的好坏决定着古琴的性格,我们对材料的选择十分严格,对于琴体木材的选择我们的要求是‘老而不朽’,一般选择的是上好的桐木和衫木,而且上琴体和底座的木质是不一样的,而其他用料也全部是全天然的原矿物质,上的漆是全天然的大漆,而调色的像朱砂、珊瑚粉、金粉、珍珠粉也全部是天然的,这样做出来的颜色才是最正宗、最斑斓的。”石洪钧告诉记者 。

  记者了解到,在石洪钧父子手里,古琴的制作要经过选材、制胚、挖槽腹、合琴、上挂饰、上漆、上弦调音这些大致程序,而且每个程序进行的时间也是严格按照古法,这样一把纯手工精雕细琢的古琴,父子两人要经过一年半甚至两年才能制成。“挖槽腹这个工序最耗时,也最考验制琴师的能力,要全部依靠传统的刀、锉、锥等工具进行抠挖、雕刻、打磨,整个过程繁杂而漫长,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很好的技巧。”石宝臣告诉记者。

  每次都有遗憾,每次都有进步

  如今,随着古今文化的交融更替,任何艺术都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求得生存,这是千古一理,古琴亦如此。三千多年来,无论是琴曲、琴谱,还是琴的本身,都不断发展变化着。石洪钧表示,无论是弹琴还是制琴,也需要不断领悟不断进步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古琴是流动的艺术,无论是制作上还是弹奏上,每次都不一样,然而每次都有点小遗憾,但是每次也都有比上次进步的地方,正是这种遗憾的惋惜和进步的鼓励让我对古琴越来越着迷。”石洪钧说。

  石洪钧认为,古琴是中华传统史中一颗灿烂的瑰宝,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古琴,而在教授古琴时,除了基本功,他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心境以及文化底蕴。“学习古琴,除了抛弃功利心,用心领悟外,必须要多读书,增强文化底蕴,这样对琴曲以及意境的理解才会透彻,弹奏出来的曲子也更有画面。”石洪钧告诉记者 ,做琴和做人一样,一定要诚心诚意,犯了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下次不再犯,人成长了,琴也就成长了。

  以琴会友传承传统文化

  石洪钧表示,虽然当时在平度学古琴教古琴的人非常少,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对古琴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最开始我在家里弹古琴做古琴,当时也有一些人知道后,本着对古琴单纯的喜爱来找我,我们互相切磋互相进步,这些人有医生也有商人,但是我们却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古琴把我们聚到了一起。”石洪钧告诉记者 ,经过这些年他自己的进步和大家对琴社做出的努力,越来越多喜爱传统文化,愿意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加入到了他们队伍,学生也从当时的一两个增加到了现在的30个。“我们现在还是以研究、制作以及教授古琴为主,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志愿者的加入,我们现在在文学、书画、太极拳等传统文化领域也开始发展,我们非常乐意为喜欢传统文化的孩子提供一个全面、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队伍,共同为弘扬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石洪钧说。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禚佩佩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