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假期一过,不少2015届毕业生开始进入求职状态。近期,一些大学生在参加完社会上的
招聘会之后,发现这些招聘会效果并不好,费事费力还没好工作,求职体验甚至还不如网络求职。
求职者大老远跑来投不出简历 “我是从青西新区的石油大赶来的,准备了10份简历,但一份也没投出去,招聘会上很多都是销售岗位,但我不想做销售。”10月9日,海尔路人才市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石油大的小杨对记者“吐槽”。
小杨今年刚上大四,学的是工科,这是第一次参加校外的招聘会。“我原本以为招聘会是人山人海,但发现招聘会上很多都是小企业,大企业不多,招聘的岗位也以销售、管理、财务为主,专业技术类的岗位不多。”
当天,大学毕业五年的王晓超在招聘会上转了一圈,也表示失望。“我 2009年从济南大学毕业,一直从事金融行业,当年的工作就是在招聘会上找到的,记得当时的招聘会来找工作的人挤人,招聘的单位也非常多。最近刚辞了工作想逛逛招聘会,但逛了好几场发现现在的招聘会和以前比真是‘风光不再’。”
企业效果不佳,不愿到处赶场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求职者觉得招聘会“风光不再”的时候,企业的人事经理们对招聘会也不感冒。
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人力资源总监王斌告诉记者,他们招人现在越来越依靠网络,招聘会基本不参加了。“这两年我们只在节点上参加过两三场招聘会。”
“不参加招聘会,主要是因为招聘会的效果不佳,我们去一次成本不小,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王斌表示,现在招聘渠道多元化,网络的普及、招聘专业团队的兴起,这些途径都比招聘会有实在的效果,更好的体验让他们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这种渠道上。
“我们公司的招聘是这样,管理、技术、营销岗位我们基本都是通过网络招聘的,像保安、维修、物业等岗位我们主要是参加一些招聘会。”青岛某百货超市的人力资源部王主任对记者表示,现在他们公司对招聘会的定位,主要是招聘一些中低端的技术工种。王主任表示,虽然他们参加招聘会,但也感觉效果是一年不如一年。
探因 网络招聘体验优于招聘会 “现在网络的功能太强大了,招聘会功能几乎全部能在网上实现。”采访中,很多人力资源从业者都这样表示。智联招聘市场部经理郭洪雨分析,十余年来的人力资源招聘市场经历了三个时代,2003年之前是招聘会占主流,“非典”的发生算是一个节点,之后网络招聘飞速发展,人才招聘逐渐过渡到网络招聘时代,而近两年,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人才招聘又进入到移动招聘时代。
郭洪雨表示,现在招聘会的弊端之一,首先是成本太高。“一方面,求职者参加招聘会时间、交通成本太大,而且求职者也不确定招聘会上的企业质量,另一方面,企业的招聘人员工作压力也很大,他们参加招聘会的时间成本也很高。如果双方在招聘会都得不到好的体验 ,而在网络上的体验优于招聘会,大家自然而然就转投网络 。”
出路 线上线下结合开展行业专场 记者了解到,为发挥网络招聘的优势,市人社局在发挥海尔路人才市场作用的同时,通过网站“中国青岛人才招聘网”、微信“青岛人才”等网络方式与之互动,相互补充。今年7月到8月,青岛市人社局还组织开展了2014“圆梦青岛”网络招聘月活动。今年10月海尔路人才市场的十余场招聘会,也区分了行业专场。
“作为我们企业,希望现实中的招聘会能更多地和网络结合,提高人才配备的效率。此外,现在的招聘会虽然已经对招聘行业有所区分,但还要继续精准,多举办有质量的行业专场招聘。”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人力资源总监王斌从事人力资源十余年,他告诉记者。
青岛某大型国企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先生表示,大企业现在招聘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他们会直接和高校对接在高校内部举办招聘专场,另一种是针对社会专业人才,他们会在招聘网站开设招聘专区,还有一种针对高端人才,会雇用猎头进行物色。“对大学毕业生而言,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招聘。”这名负责人表示。 记者 张同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