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政府采购的好"经"给念歪了?

2014-10-24 08:4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唐卫毅

  敬老院里发现“黑心棉被”竟来自政府采购,供货单位没有此项经营项目,却能中标,劣质产品未经检验,就送给使用单位……专家认为,政府采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正日益得到规范,但采购违规、采购残次品的现象仍然存在。应继续完善供应商资格审查 、验收责任及惩处机制、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等制度,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监控,有效防范采购风险。(10月23日《经济参考报》)

  中国大范围实施政府采购是近十年来的事。从政府采购的法律定义上看,政府采购就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购买行为。从现实来看,政府采购花的是“大钱”而非“小钱”,至于中国每年政府采购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据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了16381.1亿元人民币,占国家财政支出11.7%。

  推行政府采购是国际惯例,也是政府财政支出公开透明的主要方式。我国的政府采购行为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发展,其规范化、制度化已经得到明显提高,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且更具隐蔽性。比如,日前江苏省质监局公布了一起涉及1800多床“黑心棉被”的政府采购事件,而这起事件并非个例。今年9月湖南邵阳县也发生过类似的“怪事”:当地政府原本为学生更换10万套桌椅,却未料到花1500万元招标采购的全是“次品”。另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法治蓝皮书(2013)》中关于“政府采购”的信息显示,部分地方政府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有79.86%的商品高于市场价格。

  政府采购原本是规范政府财政支出、防止财政浪费和滋生腐败的好“经”,为何在实践过程中总被一些人给念歪了?依笔者之见,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些专门负责政府采购者的“心”,先被一些无良商家给“采购”了、“买通”了、“摆平”了,才会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不该中标的中标了,不合格的产品合格了。但凡各级政府部门中那些负责政府采购的人负责任一些、原则性强一些、警惕性高一些、廉政底线守得紧一些,政府采购就不会出现类似买来“黑心棉”、残次品等荒唐的事情。

  政府采购无疑是市场中的一块“肥肉”,任何商家都想“啃”上一口。尽管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设置了很多的条条框框,完善了很多的监督制度,明确了具体的操作程序,但是毕竟制度规定是死的,而操办政府采购的人是活的,如果负责政府采购的人的“心”先黑了,再多的规定和纪律也将变得毫无约束力。因此,要防止政府采购出现各种猫腻,出现各种质次价高等问题 ,监管之外也要选好用好负责政府采购事务的“管家”。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