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桥下多被停车场占据,公用设施见缝插针 杭鞍高架路主线在2006年年底贯通,除了桥上车辆拥堵,桥下空间也开始被大家盯上,慢慢开始各种建设,这里面既有一些“民生”项目,也有很多趁机来“占便宜”的。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走访
杭鞍高架路桥下一圈,其中环境最被市民夸赞的要数海泊河公园,而这处公园成为了周边市民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杭鞍高架路就从公园上面穿过。“公园设施都是露天的 ,但这个高架路下面就成了好地方了,下雨淋不到,夏天还晒不着,很多人累了都来这边休息。”10月24日上午,在公园内围观其他市民打牌的吕大爷说起来,桥下这几十张水泥圆桌基本被坐满,都是在这里打牌和下棋的市民,虽然头顶就是车辆飞驰的高架路,但由于距离较大,在桥下基本感觉不到异常的吵闹。
桥下除了很多见缝插针建起来的环卫中转站、公厕、变电设施,最多的就是停车场。从桥下经过,市民会发现桥墩中间的高台上,基本都有车辆停放,并且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醒目的“P”“停车收费”等字样,实际上这些停车场并不只属于一家,部分停车场的收费岗亭会贴出公示牌,上面写着是属于哪个泊车公司,另外还有一些都自称是“正规军”,但收费场所却没有任何停车场收费的公示牌,也不知道收费的是属于哪个泊车公司。
B 同一高架路下,停车收费标准不统一 在杭鞍高架路靠近抚顺路批发市场的位置,不算太长的桥下路段,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就发现了多个收费的停车场。最东侧靠近抚顺路路口位置,一处简易岗亭设置在桥下,一位老大爷蹲坐在路边,记者上前询问这边停车收费什么价位,老大爷说:“五块钱,停几个小时都是五块钱。”但城市信报/信网记者看了一下这块停车区域,并没有见到停车场的标识,只是在路边躺着一个“P”标识牌,而老大爷见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四处观望,便说“我们这是正规停车场,过来停就行”。
和这处停车场相隔不到百米,是另一处停车场,收费岗亭设在路边的人行道上。记者刚走进屋,里面一个中年男子就说,“没车位了,等有车位再过来吧,我们这都是长期租用车位的。”这处收费岗亭内贴着一张停车费调整的通知,上面提到从2014年8月1日开始,固定车位租赁使用费为每辆车每月200元,临时车位租赁使用费为每辆车每月150元,三轮车租赁使用费为每辆车每月100元,在下面并没有任何公司落款或者盖章。
在靠近十六中的路边,也有一处收费岗亭,但上面只有“青岛恒安泊车公司”的公示,并没有关于停车价格的信息,也没有收费人员在场,桥下的不少车位也处于空置状态。
10月26日,记者使用青岛市政务网的停车场地图进行了查询,上面显示桥下路段登记的收费停车场只有一处,名为鞍山路停车场,属于四类停车场,虽然该停车场有200多个车位,但允许收费的时段只有12点到18点这段时间,每小时收费标准是2元,一天最高不超过4元,按月计算的话,小型车是每月100元。这样来看,前面几处停车场即便是正规停车场,也存在停车收费价格超标的问题。
市区土地资源紧张,让每一块空地都会被利用起来,多年以来,市内几条或早或晚建成的高架路也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桥下的空间被当成停车场或建成临时市场,有的绿化后建成活动场地供市民休闲娱乐。但在桥下空间的利用时,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既有“正规军”,也有人来趁机“占便宜”,桥下环境的脏乱也一直被不少市民所诟病,近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探访了市内几条主要的高架路和立交桥,让更多市民了解桥下的环境和使用状况。
C 海泊河早市摆摊大军留下僵尸车 到了杭鞍高架路靠近海慈医院的位置,也就靠近了海泊河早市,这片区域的早市有着多年历史,成为周边不少居民买菜、买海产品和各种日常用品常去的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加强早市的监管,也对早市摆摊区域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并每天安排环卫工人对收摊后的早市区域进行打扫,但由于商贩众多,剩菜和各种垃圾都是随地丢弃,销售海产品的商贩让不少地方变成了“小水塘”。
10月25日接近中午的时候,海泊河早市上的商贩基本已经收摊撤走,只有一些车辆还零散地停在路边。桥下除了乌黑的路面,就是路边四处堆积的菜叶,一个个小水坑,不少桥下铺着地砖的地方,早已经不见了地砖。
市场靠近人民路的位置,竖立着一块巨大的公示牌,标出早市的范围,桥下就属于日用百货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如今除了在桥下摆摊的 ,更多的空间是被一些车辆长期占据着,其中不少是早市摊贩留下的僵尸车。
“每天都摆摊,收摊就放进车里,第二天来了直接再摆出来。”一位卖不锈钢杯子和瓷碗的摊主说起来,他把货物收起来,塞进旁边一辆满是尘土的小面包车里。和这位摊主的车隔着不远并排停着三辆面包车,车玻璃都用纸糊住了,其中一辆看起来还比较新,也是用于摆摊存放货物的僵尸车。
除了面包车,还有不少货车,不少都是从外地运来整车农产品销售的 ,“今天卖不完就盖起来,把车停在桥下,明天过来继续卖。”在桥墩中间的小空隙里,也开起了小饭馆。除了桥下的高台成了停放车辆的场所,甚至有人在马路上安装了地锁。
D 零工市场已搬走,小广告仍不停抹黑桥梁 靠近内蒙古路长途汽车站的桥下,曾经是规模不小的零工市场,每天在路边聚集着各种招聘和寻找工作的 ,后来市北区政府专门在沈阳路设立了一处零工市场,将路边市场搬进了院里,以缓解路边市场影响交通等问题。
虽然市场搬家了,但由于之前桥下零工市场的位置靠近公交站,小广告的问题一直还是无法杜绝。采访中,在桥下摆摊卖杂货的李大姐说起来,“现在贴广告的少了,但还是经常有过来贴的,之前有来清理过的,到处都是,没法清理干净,你看着上面还留着这么多,多难看。”
桥下除了成为一些贴小广告的好去处,也往往成为卫生死角。即便是在海泊河早市这种每天都有多人打扫的路段,沥青路面也已经变了颜色,一片乌黑,不少地方满是积水,环卫工人也头疼,“根本没法打扫干净,哪怕你今天刚打扫干净了,明天又成原样了。”
环卫中转站的工作人员提及,单是早市这片区域,每天能打扫出将近一车垃圾,很多路段已经完全无法清扫干净。虽然桥下区域靠近马路,但由于多被各家分割,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一般我们只打扫马路和人行道这边,桥下是哪家在用,就哪家打扫,像停车场这种,平时他们基本不打扫。”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刘金德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