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亚洲唯一战场在青岛 看日本是如何介入的

2014-11-13 10:26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茜茜公主)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百年前,这场战争第一次让全世界打成了一团,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参战,各附属国也加入进来,世界变成了一台“绞肉机”。因为一战的主战场是在欧洲,因此,远东地区习惯上将此战称为“欧战”。

  但事情总有例外,被称为“欧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地区还有一个主战场,那就是青岛。为了争夺对青岛的控制权,协约国的日、英两国和同盟国的德、奥两国大打出手,俄、法等国作壁上观,上演了海、陆、空全方位的立体作战,是为“日德战争”。其战术之复杂、战况之惨烈,现在看来都惊心动魄。

  值一战百年之际,《发现青岛》推出《日德战争系列》,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和您一起感受战争的惨烈,体会青岛的一段历史。

  日本如何介入一战

  1914年11月2日凌晨3时,一艘排水量4000多吨的奥匈帝国(奥地利)巡洋舰游荡在青岛附近的海域,四周一片漆黑。在发射完最后一枚炮弹后,舰上官兵打开位于船底的阀门,将船沉没在团岛与黄岛之间的主航道上,伴随着这艘战舰的沉没,德军在青岛的统治即将宣告结束。

  百年之后,发现过二战沉没航母和潜艇的国际专业潜水团队将目光投向了这条名为“伊丽莎白皇后号”(伊丽莎白皇后就是人们熟知的茜茜公主)的沉船,制定了寻找这条战舰的计划。可以预见的是,在一个天气和水文条件允许的日子,潜水团队的水下探寻很可能会有所收获,这艘百年沉船很可能重见天日。

  “伊丽莎白皇后号”自沉事件不过是“日德战争”临近结尾时的一个小插曲,关于这艘战舰的沉没我们还要从一战说起……

  现在我们说起一战,自然联想到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当时的伦敦《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暗杀对欧洲来说像一次雷鸣。”

  “雷鸣”的比喻毫不夸张,在它之后而来的就是狂风暴雨。其时,欧洲战云密布,各大国在明里暗里早已经拉帮结派形成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一方是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代表的同盟国,一方是以英、法、俄为代表的协约国,围绕着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两大阵营摩拳擦掌。萨拉热窝事件无疑成了点燃炸药的导火线,事件发生后不久,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下达最后通牒,两大阵营迅速站成两队,大打出手,一战就这么爆发了。

  就在一战爆发之时,一个曾经的小国注视着欧洲战场的一举一动,它就是日本。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一跃成为东亚第一强国,此后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彻底奠定东亚霸主地位,但日本从来没在世界的舞台上露一下脸,一战的爆发让日本看到了机会。早先,日本就和英国订立过英日同盟,日本很想在这上面做些文章。

  机会就这么来了。孙力舟先生对一战历史颇有研究,他在《一战在东亚的缩影——青岛之战》中说,1914年8月4日,英国以德军侵犯比利时的中立为理由,对德宣战。三天之后,战火就烧到了东亚。8月7日,德国的一条驱逐舰在南中国海伏击了英国的运输船队,中国开始被动卷入战争。伏击事件发生的当天,英国驻日本大使要求会见日本外相加藤高明,提出要和日本联合在海上对德国作战,日本自然迫不及待,作为盟国,日本有义务协助英国作战,而从战略利益上考虑,日本巴不得参加“欧战”。当然,日本不会花上20多天的时间从海上长途奔袭欧洲战场,日本将目光锁定在距离本国不远的德军租借地——青岛。

  德军构筑“青岛要塞”

  青岛是列强都为之垂涎三尺的一个天然良港,最先占据它的是德国。

  早在19世纪中期,德国的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就曾在山东半岛长途游历,他通过考察发现青岛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他的这番见解引起了德皇威廉二世的重视,为此,德国几次对青岛进行调查。1897年11月,2名德国传教士被杀,威廉二世欣喜若狂,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借口。”在与俄国达成默契后,德国舰队闯入山东胶州湾。1898年,清政府被迫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租期99年。孙力舟指出,从文件上来看,青岛是德国的租借地,但实际上跟殖民地没什么区别。一个事实是,在清末邮政系统中,寄信往胶州湾被列入寄信到德国的分类,青岛成了德国的“领土”。此后,德国又夺取了修筑青岛到济南的胶济铁路的权利,势力伸展到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最终,青岛成为德国海军的东亚舰队基地,用来保护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

  为了经营好青岛要塞,德国花费了很大的心思。之后的义和团运动,更使得德国殖民当局更加认真考虑青岛的防卫。经过长时期构筑,德军在青岛布置下陆、海两大防御系统,最终形成“青岛要塞”。请大家认真记住这些防线,在之后的叙述中,它们将会被多次提到。

  地面防御系统:在朝向内陆的方向,德军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沿着青岛市区和港口与山东半岛分割的陡峭山岭修建。第二道防线长达17千米,也沿着峻岭修筑。最后一道防线在市区以上200米。德军筑有堑壕、炮台和其他要塞工事。

  海上防御系统:在朝向黄海的方向,德军在入港水道处布放了水雷,修建了4座炮台、5个多面防御堡垒。尽管有些大炮是清军在胶州湾炮台遗留的相对老旧的炮型,有的是从根据《辛丑条约》被迫拆除的大沽口清军炮台上拆卸下来的,总体来看青岛的防卫设施比较完善,也得到了较好的操作。

  据《环球军事》刊文统计,到了一战前夕,驻防青岛的德军有130门岸防炮,还有30余门12和88毫米的野战火炮,以及几十挺当时最为先进的马克沁机枪(一战索姆河战役,德军凭借此枪,曾创造一天内6万英军伤亡之记录),海军有16艘军舰在港内。从武器装备上,由于德国工业比较发达,特别是军火工业发达,德军的武器装备要优于进攻的日军。

  当然,世界上永远没有不可攻破的防线,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德军的“青岛要塞”遭受了和后来著名的“马奇诺防线”同样的命运。

  日本德国互放狠话后交火

  1914年8月份,青岛上空开始战云密布。

  其实早在8月7日英国驻日大使向日本外相发出参战要求之前,德国就已经预感到战争的临近。8月初,德国皇帝宣告胶州湾进入军事戒备状态,德国在远东的侨民都被应召入伍,或编为预备役人员。也是在此时,我们在开头提到的,德国的重要伙伴、奥匈帝国的巡洋舰“伊丽莎白皇后”号,也驶进了青岛港,加入到青岛要塞保卫战的行列当中。

  但是,德军表面上看起来坚不可破的“青岛要塞”却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兵源不足。《一战在东亚的缩影——青岛之战》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因为地理原因,德国在东亚的军力相当有限,而德军在一战初期的作战计划更让这一问题加重。在欧洲战场,德国总参谋部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陷入不利,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这个著名计划企图速战速决,要求德军在战争初期利用俄国政府效率较低和交通落后的弱点,在数周内攻下巴黎,然后向东击败俄国。这一计划客观上要求德军将兵力集中在欧洲大陆,也就进一步限制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驻军规模。因此,在8月初战争即将打响时,在中国的德国陆军仅有3650人。还有一些编入德军的当地中国人也被当做炮灰加入守军队伍。而日本则出动了5万人。

  日军相比之下兵力充足,加上战争欲望强烈,因此很快就下达了最后通牒。1914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德国政府下了“最后通牒”,以将胶州湾租界地全部交还给中国为由,要求德国政府必须无条件地将青岛交由日本暂管,德国陆海军撤出中国,否则日本将采取必要的行动。

  面对这一通牒,德国人给出了有趣的回答——“可以考虑把青岛交还中国,但是日本也应将台湾交还中国。”日本人当然不希望青岛回到中国人手中,因此警告中国:不得从德国人手中接受青岛,否则日本将认为中国是自行破坏中立。

  面对日本的强硬立场,德国摆出了一副一战到底的架势。德皇威廉二世亲自电告身兼青岛要塞司令的迈尔瓦德克总督:“务必保卫青岛要塞,战斗到最后一人。”一则更能反映德国人心态的对话记录在艾德顿·罗伯特的《朝日武士》一书中,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说,“向日本人交出青岛,比向俄国人交出柏林更让我感到屈辱”。

  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日德正式开打。

  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