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一路风云人物:"鲁案"功臣陈干"过客"舒群

2014-11-25 10:1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鲁案”功臣陈干

  陈干,生于1881年,山东昌邑人,是近代山东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驱。

  1908年,陈干与陶成章、刘冠三等在青岛胶州路创办震旦公学。1922年,陈干被北京政府任命为“鲁案”第一部委员,参与青岛接收。经过据理力争,陈干谈判成功,最终守定范围,如期完成协定签字,为中国为山东挽回了尊严与权益。也就是这一年,陈干住进了观象一路5号。青岛接收后,陈干被聘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顾问和胶济铁路理事,在此期间,陈干将办理鲁案交涉时往来的重要函件汇集成册题名《鲁案》。他参与发起成立了青岛一个文学组织“涛声社”,借当时青岛《胶澳日报》副刊的位置每周发行《涛声周刊》,和由共产党人严恨余主编的副刊《海啸》一度成为《胶澳日报》颇有影响的栏目。

  陈干早年经启蒙老师胡铁霜推荐,与康有为结识。1923年春,浪迹天涯的康有为来到青岛,暂住陈干府上,也就是观象一路5号。后康有为在陈干的协助下,购买了福山路6号(今福山支路5号)的旧提督楼,康有为搬入。

  “倒霉”校长林济青

  林济青又名林则衣,1924年曾任私立青岛大学校务主任,1936年临危受命,担任国立山东大学代理校长。

  1936年国立山东大学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罢课斗争,校长赵太侔、教授老舍、洪深先后辞职,当年7月,林济青临危受命担任国立山东大学代理校长。这名毕业于美国里海大学的矿学硕士,回国后就在青岛任教,1924年曾任私立青岛大学校务主任,后去济南担任当时著名的齐鲁大学教务长,兼代理校长。而重返青岛的他,因赵太侔仍住在荣成路的校长公舍,不得不另寻房子,于是,他购下了观象一路5号的别墅,住了一年半。其担任校长之职后,学潮并未平息,而学者名流大都云散。待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筹措经费聘请名教,补齐各院系师资阵容,准备大展宏图之时,“七七事变”猝然爆发,不久山东大学奉命南迁,林济青便由努力办学改为仓皇迁校,林济青也随之离开青岛。他的儿子在青岛出生,至今还住在青岛。

  匆匆“过客”舒群

  舒群原名李旭东。生于1913年,吉林省滨江县人,1932年加入共产党。

  从七岔路口进入观象一路,就能看到1号的由花岗岩石砌成的二层小楼,墙上钉有一块铜牌,是青岛市人民政府2003年制作的,名为“萧军、萧红、舒群故居”。这里1934年夏住了两对夫妇:萧红和萧军,舒群和倪菁华。舒群当年原名李旭东,1934年初到青岛,担任《磊报》的副刊编辑。倪鲁平在《磊报》兼任主编,他很喜欢李旭东,便把自己的妹妹倪菁华嫁给了李旭东。婚后,李旭东将妻子发展成了“左联”成员。1934年6月15日,他们到青岛大港码头,迎来萧军、萧红。两对年轻人开始住在青岛上四方村70号倪家,后来倪鲁平在观象一路1号给两对年轻人各租了一间小房。然而,由于中共青岛党组织遭到破坏,时任市委书记高嵩被捕,倪鲁平和舒群夫妇等也一起被捕。在狱中,舒群写下了中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由于没有找到舒群是中共党员的证据,国民党当局只好释放。1935年3月,舒群被保释出狱,在同学的资助下离开了青岛。

  四小名旦陈永玲

  陈永玲原名陈志坚,祖籍山东惠民,四小名旦之一。

  居住在观象一路19号(有老报纸记载是观象一路25号)的是著名花旦陈永玲,他出生在青岛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喜欢京剧。8岁学艺,9岁登台演出,10岁进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校解散后,拜筱翠花为师,刻苦学习,成为筱派的最佳传人。1947年李世芳逝世后,被补选为“四小名旦”之一。同年拜荀慧生为师。1948年又拜梅兰芳、尚小云为师,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陈永玲的父亲是胶澳通讯社的陈无我,陈永玲的长子陈霖苍专攻京剧架子花脸,是著名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的大弟子。

  2003年春节,已经定居在深圳的74岁的陈永玲,曾受邀回青参加“回家过年”春节联欢会,清唱了《贵妃醉酒》。2004年初,陈永玲受邀参加四方海云庵糖球会举行的京剧名家演唱会,在寒风刺骨的海云庵露天舞台上,与儿子表演了《霸王别姬》的片段。两年后——2006年2月15日,陈永玲不幸在京去世,享年77岁。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