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中的长城站。图/本报特派记者 刘延珉 摄
企鹅在长城站外替大家"巡线"。
国外探险队员在长城站邮局盖纪念戳。
建站以来,每名越冬队员都把南极到自己家乡的距离写在木板上,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本报南极11月25日讯(特派记者 刘延珉) 阿根廷乌斯怀亚当地时间11月23日13时10分(北京时间11月24日凌晨0时10分),正跟随中外联合南极探险科考队采访的本报特派记者,乘坐“海洋探索号”船经过几天的海上艰难航行,在尼克港成功登陆南极大陆(S64°50′69〞、W62°31′91〞),并在完成预定登陆任务后,乘船沿着勒梅尔水道继续向南前行进行南极探险之旅。
11月21日上午(阿根廷当地时间),中外联合南极探险队员的所有成员,曾经一起冒着大风雪登陆了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这是本报特派记者首次对中国在南极科考站的探访,也是山东媒体记者对中国南极科考站的首次详细采访。在本报特派记者登陆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前一天,恰逢中国正式探索南极三十周年纪念日。正在长城站驻守的14名越冬队员,是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他们已经在长城站工作了近一年时间。在经历了近两年时间后,本报特派记者成功登陆中国南极长城站后心情异常兴奋,同样开心的还有在长城站驻守近一年时间的越冬科考队员,在长城站码头相见后大家就拥抱在一起。
“很遗憾,目前在长城站的越冬队员中没有山东籍人,但下个月来驻守长城站的预计将会有山东人,并且还是青岛人。”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考队长城站站长曹建军对长城站进行了详细讲解和说明。曹建军首先指着一个飘扬着五星红旗的红色房屋说,“这是长城站首次建站时的第一栋房屋,名称是‘一号栋’,面积不到100平米,第一次探索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队员生活、科研等都在这里,首次7名越冬队员也全部驻守在这里。”目前“一号栋”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在改建成南极博物馆,相信很快中国在南极洲的第一座博物馆就会诞生。
据介绍,目前长城站共分9个功能性区域,根据科研和生活、服务等分别为:综合活动中心、发电库、卫星天线库、污水处理库、废物处理库、科研办公楼、生活楼、食品库、车库等。其中,综合活动中心拥有南极最大的室内体育活动场,及可容纳近百人同时就餐的餐厅等。
第二次奔赴南极探险采访的本报特派记者,是阿根廷当地时间11月20日18时,从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港登船踏上南极探险之旅的。由于南极地区目前气候多变,“海洋探索”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风雪等天气,卫星信号异常,上网发稿件不稳定。本报特派记者在随后几天会有详细探索神秘南极的连续报道。
回顾 两年前与长城站擦肩而过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德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在科研方面主要开展了生物研究、环境监测 、常规气象观察、冰雪、海冰、地质 、地磁、地震学观测卫星测绘等项目。
2012年12月20日下午5时(阿根廷时间),第一次奔赴南极采访的本报特派记者曾到达过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当时距离长城站的直线距离不到500米,但由于遇到了南极洲海上不确定的狂风大浪,尽管乘坐的“奥特琉斯”船在海上抛锚等待了半天时间,最终还是没能成功登陆长城站,探险队员们只是在海上对长城站近距离的相望后,所有人员抱憾而返。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