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家上流社区的粮仓
一处老房子的墙上写着"为人民服务"
现在的毕家上流社区处处有美景
山村,包裹在浓得化不开的绿意中。行走,千奇百怪的瓜果悬在头顶,不远处飘来农家饭菜的香浓。在这里,能够勾起我们对乡村的依恋、记忆、牵挂,那山那水、那田那丘……每一样都让人魂牵梦绕。这是李沧区毕家上流社区百果山森林公园的一角,毕家上流社区在不久前举行的“牵手·2014中国
最美村镇”颁奖典礼上刚刚获评“最美村镇”的称号。在很多毕家上流村民眼里,百果山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1 穿过隧道,找到毕家上流的“桃花源” 如果城市让人越来越寂寞,不如驱车沿着滨海大道北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车行至石门山南麓,东与崂山北宅街道接壤,西与北王家上流社区相邻,南与杨家上流相连 ,北与城阳夏庄处搭界,入眼一片沃野与青山,毕家上流是也。原来的毕家上流社区占地6000余亩 ,由九个村落组成,1000余户人家,后世园会选址这里,原有的社区村民得到了回迁安置,原有的自然风光也有部分进行了改造。
沿着世园大道路线来到天水路上的世园会执委会所在地,再从世园执委会出门上山,穿过一幽暗隧道,眼前会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此处就是百果山森林公园一角,定位为餐饮服务的“上流小院”,几座院落依山而建,两边群山对峙,山顶雾气缭绕。隧道外面还是现代化的高楼马路,穿越隧道便进入到了毕家上流小院的“世外桃源”。据毕家上流社区的村民介绍,其实这条隧道原来并不是进村的道路,而是一个防空洞,据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有了。
临近午时,在小院山脚下一座老房子前,一位村民正靠在墙上闭目养神晒太阳 ,老房子的墙上用红色粉刷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屋子的几扇门边上都挂着沉甸甸的玉米棒子,村民说各家各户每年收玉米的时候,都会挂几个玉米棒子在门口,这也是村民们对下一年丰收的期盼。
初冬时节,小院虽已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但走在田间小径上,看那挂满枝头沉甸甸的大柿子;远眺山上的枫红竹翠,古柏参天。总让人觉得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偏僻小山村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大都市的氛围里更彰显了原始村落的质朴与宝贵。
2 西大桥、土地庙,村里不老的传说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行走在田间小径上,跟一些村民聊起了村子的风俗以及发展历程。
毕家上流社区大概有500多年历史,村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民姓毕,还有几户徐姓、姜姓、阎姓的人家。据《毕氏族谱》记载 ,明朝成化年间,毕氏二世祖“理”,由山西云中迁此建村,因村建于李村河上游处,故冠毕姓全称“毕家上流”;又因被群山环绕,身处三河发源地,也称“三河源”。毕姓与后陆续迁居至此的徐姓、阎姓、姜姓等家庭安居数百年至今。
在毕家上流的老村民眼里,西大桥和土地庙是他们永久的记忆,现在西大桥已经规划到了世园会里面,不少老村民也总想着回去看看。毕家上流西大桥建于1933年,由于大桥建于村西河之上,所以称为西大桥。桥下是黄色岩石,常年清流激湍,与拱形桥身形成回音,清晰透彻的流水声不绝于耳,每到夏天孩子们在清澈的河水中捉鱼、嬉戏。
“太阳挂西的下午,村妇们也爱到桥下洗衣服。桥下的大石块就是天然的搓衣板,坐在小木凳上,大家挽起裤脚、脱掉鞋子,把光脚丫泡在清澈的河水里。远远就能听见‘哗哗’的流水声里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棒槌敲打衣服的声音和紧一阵慢一阵的说笑声。”村民们回忆说。据村民介绍,在大桥的西侧南边还有一座“土地庙”,庙是何年所建已无从知晓。
但在毕家上流村民心里,庙里的土地爷和土地奶是村里的保护神,他们尽心地守护着一方水土和毕家上流的男女老幼。村里相传有这样一件奇怪的事,大桥东面拐弯处原来没有绿化带遮挡,站在桥边往下看很危险,有时候会有个别人因喝醉酒或走夜路的缘故不小心掉到桥下,而掉下去的人都完好无损,很是神奇。村民都说这是土地爷和土地奶把他们给接住了。
3“靠山吃山”,原来村民说媳妇都困难 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限制,毕家上流社区曾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直到现在,毕家上流村的一些老人说起从前,仍然觉得那段被落后和贫苦折磨的日子苦不堪言。“上世纪70年代,我们村还曾是青岛市的第一扶贫村。”
在《毕家上流村志》里写道;“解放前,毕家上流村由于多数是山礓薄地且肥料不足产量很低,主要口粮是地瓜、地瓜干,为节省粮食,冬闲时一天只吃两顿饭,多数人家过着半粮半糠的生活。秋收时,将大部分地瓜切片晒成干,留一部分存放在阁棚、地瓜窖子里。平日用餐以地瓜、地瓜干、菜包、成菜、热水为主,青菜也不是天天都吃,除过年和重要节日外,很难吃到面粉及肉鱼等荤腥食品。”
“住在这里的村民一直过的是‘靠山吃山’的生活。上学和当兵,是当时村里人的两条出路。”毕家上流社区党委书记毕仕俊当时就参过军,他于1985年退伍回村,1987年开始干村主任,“当时村民都靠种地、采石、采砂吃饭。村民说媳妇都困难,得去平度、即墨、安丘等地找对象。”
4 植树造林,老村民们的时光记忆 毕恩德、毕兆辉、徐立生,他们都是50岁以上的老村民了,在村里劳作、生活了大半辈子,他们回忆往事,或许不会生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慨,但对他们来说,时间就如同山间的阳光,缓缓爬过漫坡草地。
毕恩德已经60多岁了,他在社区成立的百果山实业有限公司从事园林绿化工作,单从外表,无法将眼前这个与自然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人,与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联系在一起。或许正是对家乡的熟悉与热爱,让老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在他的记忆里,过去山上除了村民用以维持生计的果树之外,只有杨树、松树、刺槐等有限的树种,还有些山上是光秃秃的。而从2002年开始,百果山田园绿化有限公司开始引进树种,对山体进行绿化。“刚开始公司钱也少,引进的树种也是一些小树苗,种树都是靠人工挖坑、抬树、挑水,特别辛苦。”
实际上,“靠山吃山”的毕家上流人,深深懂得自然才是他们的宝贵财富,后来村里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植树造林上。书记毕仕俊带领大家修路、造林,希望社区将来能有条件建景点、搞旅游。
据统计,这些年毕家上流社区共在百果山生态园引进栽植树种26万株,完成山头绿化650余亩,引进了木瓜、猕猴桃、玫瑰香葡萄、山楂、枣庄石榴、沾化冬枣等5万多株果树,并开通建成了10公里环山路,5000多米的人行观光小径,3条28000米长的樱桃沟,400米长的仿木瓜果长廊和200米长的花廊……春有百花齐放,夏有绿树成荫,秋有层林尽染,冬有苍松叠翠。
多年来的苦心经营,变美了这片山,也迎来了世园会的垂青,说起世园会花落百果山,不少村民感慨道,这真是“栽下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谈起近年来生活的改变,毕兆辉难掩喜悦:“旧村改造了,住房由过去的4间平房变成了两套楼房,过去村里的路狭窄又不平坦 ,两辆车对开就要刮蹭,夏天家里苍蝇乱飞。现在我们也快要住上小楼房了,这真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
5 家乡发展吸引年轻人回归故土 与前面三位老人家相比,毕文超、毕朋昊等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不同的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毕家上流年轻人,他们的选择更加主动,也更多地为毕家上流的未来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如今,为了让百果山成为“回得去的故乡”,毕家上流社区建立了“人才数据库”,将从毕家上流走出去的年轻人全部录入,在需要的时候请他们服务故乡。“将来社区的物业管理、水电、苗木、养老院等方方面面 ,需要大量人才,人才数据库将发挥极大作用。”现在的毕家上流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开始重点发展旅游业,这也吸引了村里的一大批年轻人重归故土。
现为社区办公室主任的“80后”毕文超,1999年的时候还在李村上高中,令她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时候村里唯一一条通往李村的道路——毛杨路,她把这条求学之路称为“永修路”,意思就是“永远在修的路”。每逢雨天,她就要扛起沉重的自行车过河,再骑车15公里到达学校,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完成了学业。如今,望着四通八达的道路,宽阔、平坦,世园大道、天水路,一条条道路拉近了山村与城市的距离,毕文超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在她看来,家乡现在最大的改变就是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
毕家上流社区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像毕文超一样的年轻人乐见家乡的变化,并且愿意在家乡工作,另一名年轻人毕朋昊也是如此。这个家里的“男丁”自小就干农活,拔草、浇水、锄地,由于山地难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全靠人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令毕朋昊直言“太遭罪了”。而如今,社区已经告别了过去的农耕生活,发展起了旅游业,他也在憧憬着未来。
关于社区今后的发展,社区的领导班子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百果山的青山绿水将是这里最大的财富,旅游、休闲、度假、餐饮服务、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也将会成为社区最大的产业支撑。”对于未来,党委书记毕仕俊充满了信心。今年,百果山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级3A景区”,属山东省首批原生态景区之一 ;毕家上流社区也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曾经的小小村落已经成为了记忆,但村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止步,百果山上的故事还在继续……
到百果山森林公园的乘车路线 想要自驾游的市民,可驱车沿着滨海大道转至天水路路口,西行数百米便可见“百果山森林公园”;或者沿着世园大道路线来到天水路上的世园会执委会所在地,再从世园执委会出门上山行数十米,穿过一条幽暗隧道,即可到达“毕家上流小院”,可由小院进入,再游览整个公园。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孙雅琴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