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将实现医疗新格局 郊区居民看专家更方便

2014-12-24 07:59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自从市立医院的专家来了,面对一些重大手术的麻醉,我们的心里有底了。”城阳区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史文文说。10月31日,市立医院与城阳区人民医院组建起岛城最大“紧密型医联体”,首批25个专业40位常驻专家随即展开门诊和病房工作,截至目前,肝胆外科、普外科等专业派驻专家主持开展手术50余台。据悉,随着医联体的试行和推广,明年岛城有望实现全覆盖片区化医疗服务格局,市民看病难、看病贵将得到进一步缓解,构建“病有良医”的局面。

  1

  市立医院专家回归“班车生活”


  52岁的钟芸(化名)女士,十年前曾接受过胃大部切除术,腹部刀口瘢痕达脐旁,前段时间因为经期腹痛、经量增多等问题 ,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医生告诉她只能行开腹子宫全切术。市立医院妇科常驻专家张萍主任凭借熟练的微创手术技术,为她实施了“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加子宫全切术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第二天,她就能下地轻微活动,第五天顺利出院回家。

  据悉,9月3日 ,青岛市市立医院与市南区、李沧区、崂山区、即墨市4个区市17所医疗机构,共同签约建立起直管模式(紧密型)医联体和协作模式(松散型)医联体。10月31日,市立医院与城阳区人民医院组建起岛城最大“紧密型医联体”,首批25个专业40位常驻专家随即展开门诊和病房工作,截至目前,肝胆外科、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妇科、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专业派驻专家主持开展重大复杂手术50余台,全部为三四级手术,消化科、呼吸科开展内镜诊疗技术2项;专家出诊162次,派驻的专家接诊病人4000人。

  作为第一批常驻专家,市立医院麻醉科手术科主任毕燕琳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从11月3日正式去城阳区上班后,她又回归了班车生活。早上七点起床等班车,历经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到达医院,一待就是一整天。除去周末不上班,其余五天全部待在城阳区人民医院,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2个月,还有一个月她的派驻生活就结束了。

  2

  郊区居民以后看专家方便了


  “从此医院是一家,再也不分你我他。”11月中旬,《青岛市加强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出台,全市依据区域分别组建城区、郊区两类医联体,依据管理模式探索建设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三种形式医联体。其中,在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纵向整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组建城区医联体 ;在县郊(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和四市),以区市人民医院(或驻区市大型公立医院)为龙头,纵向整合镇、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组建县、镇、村三级一体化的郊区医联体。这就意味着市民无论在市区还是在郊区,出门就能看三甲医院的专家门诊。

  据悉,原则上城区医联体由驻区三级综合(中医)医院按照医院驻地行政区划和就近辐射的原则牵头组建,即青大附院面向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解放军第四零一医院面向市南区、李沧区,市立医院面向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市中心医院面向市北区、李沧区,市海慈医疗集团面向市北区、李沧区,青岛山大齐鲁医院面向市北区、崂山区,第八人民医院面向李沧区、崂山区,分别作为龙头医院,联合区域内二级、一级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逐步建成全覆盖、片区化医疗服务格局。

  市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结合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任务,探索与各区市组建医联体。即青大附院面向莱西市、西海岸新区,市立医院面向即墨市、城阳区,市中心医院面向平度市、红岛经济区,市海慈医疗集团面向胶州市,作为郊区医联体龙头医院的三级联动医院强化建设与管理。

  “辐射范围的划分完全是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实施的,就近服务有利于病人将来转诊、看病方便,节省时间。”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谭兰说。

  此外,医保有望实现“一票通”,在医联体内部让市民不再担心重复性收费。大医院的专家也可放心多点执业,不用担心院长“卡”,给自己穿小鞋。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鑫鑫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