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纪委曾制作漫画卡向各政府部门发放,这是本市诸多廉政教育形式中的一种。新华社供图
12月25日,中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完成了第二轮播出,但它的热度始终未减。这些年来,廉政警示教育已成为官员们的必修课,其中既有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监狱等传统方式 ,也有后来陆续出现的阅读忏悔书、网络答题等“创新课程”。但是,如何将教育内化为自觉行为,仍是一项待解的课题;更有学者指出,在警示教育让官员“不想腐”的同时,更要着手制度建设,让官员根本“不能腐”。
反腐教育片全国热播 中纪委宣传部与央视联合制作的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引发了一轮收视热潮,包括青岛市纪委在内的很多地方性纪检监察机关官方网站上对专题片仍在进行滚动的收看提示 ,有的地方如聊城市高唐县纪委监察局等部门还专门组织领导干部集中观看学习。
在聊城大学纪委办公室副主任李剑看来,这一主旋律电视专题片很受领导干部追捧,“专题片里披露的很多都是些我们身边也会发生的事,有些违纪行为在八项规定之前会觉得‘这都不是事’。比如中午饮酒,我们习惯上认为不违纪,甚至到现在还有不少领导认为没什么大问题。专题片通过典型事例体现出来,也就明确了边界。”
其实,观看警示教育片是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一种传统做法。湖南省娄底市委组织部基层办主任肖群章此前长期担任该市组织部电教中心领导,他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央及各地纪检、监察等部门都摄制了不少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而早先党员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念报纸、读原著的形式进行。
记者梳理领导干部的观后感等公开资料发现,在以往的警示教育片中,少数是牛玉儒、郑培民等正面典型,多数是以反面教材表达反腐倡廉的主题,比如《人生的败笔——王有杰受贿案警示录》、《王怀忠两面人生》、《慕绥新腐败案》、《厦门特大走私案》等。其中既有以某一贪腐官员为主角的个案剖析,也有针对某些贪腐“高危区”和“重灾区”的综合性论述片。例如,《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剖视录》以房地产领域的腐败现象为切入点;《国土惩腐》剖析的是国土资源领域的两起典型案例。
近年来警示教育片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不再局限于讲述腐败案件本身,而是通过总结领导干部贪腐案件的一些新特点 、新问题,为后人提供警示。例如,一些官员因为某些个人爱好而落马,中纪委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警示片《莫让爱好变陷阱——领导干部要培养健康的情趣爱好》正是针对这种现象。片中既有牛玉儒、孔繁森等党员干部在培养个人情趣爱好方面的正面典型,也有浙江省海宁市原副市长马继国喜好书画因而接受“雅贿”等反面典型,以告诫党员干部远离不良嗜好,防止被人钻空子。
而领导干部腐败犯罪表现的另外一个新特点是,“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形成窝案串案。方正出版社的电教片《亲情错位酿悲剧》剖析了武汉市城建委原主任因纵容妻儿贪欲而犯罪的过程;不久前在山东各地领导干部中热播的《刘贞坚腐败案件警示录》,也涉及“贪内助”推波助澜的问题。
警示教育身边化本地化 《刘贞坚腐败案件警示录》由山东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制作。由于事关山东省内案件,记者接触的几位参与学习的领导干部表示它的警示意义更强。
“菏泽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刘贞坚是从我们聊城走的,本地的干部之前多少也对他有所了解。他为人不错、工作也很扎实,本来前途是一片光明的。大家在看片子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探究,他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这样警示教育的效果也很好。”聊城市某单位的一位领导干部回忆,在观看警示片时,一些领导干部很受震撼,有的连连感叹,“哎呀,怎么会这样”。
用身边的贪腐案例警示党政干部已经成为警示教育的一种趋势。根据媒体报道,十八大以来,重庆、北京等、河南多地都以本地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例为题材,拍摄了警示教育片并在教育活动中予以运用。
公布本地贪腐官员的忏悔书是警示教育“本地化”、“身边化”的另外一种形式 。不久前,辽宁省反腐倡廉展览馆对该省41名腐败官员所写的忏悔书实物进行展示。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今年9月山东省纪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选取省内33名服刑人员的忏悔书,编辑了《来自铁窗内的忏悔》读本,免费发放到处以上党员干部。今年4月份开始,这些忏悔书在省纪委网站上向社会公布,目前已经更新到第9封。
这些忏悔者原本都有一段辉煌的过往,初入官场时并无“贪念”,至于后来自己沦落的原因,4人强调了“友情”的原因。某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原主任写道,“我十分注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我认为这是一个人好的品性,但我们没有正确处理好友谊的把持度。”某市原市长助理写道,“在我涉案的当事人中,多数是我多年的朋友、同事。我感觉帮他们是自己份内的事,当有人登门致谢时,也觉得心安理得。”
还有一位某县海洋渔业局原局长之所以受贿是因为想着退休前捞一把。“觉得自己过了50周岁。按照组织部门的规定,局长也干不了几年了。”他由此提醒老干部,一定要从一而终洁身自好。
聊城市一位领导干部告诉记者,网上公布的9篇忏悔书有所删减,作为内部教育读本的33篇忏悔录更为详细,“对心灵的冲击比较大”。他解释说,之前他也看过很多警示教育的教材,但是跟本地联系得不是很紧密,“看过之后也没有太多的震撼和感受,看看就过去了。”
这位领导干部告诉记者,也是考虑到身边人身边事的教化作用,聊城正在进行当地警示教育案例的编纂工作。“领导着重要求选取聊城当地的腐败案例。”
走进监狱与贪官面对面 参观监狱也是各地进行警示教育中的一种常见方式。根据此前青岛市纪委公布的消息,今年9月份,青岛市集中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各区市和市直机关近千名处级领导干部参观了监狱及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
参观监狱,近距离感受贪腐失去自由的后果,加之其中常有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的环节,震撼效果较好。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站一位领导在自己的观后感中写道,“通过参观活动,对高墙内外的区别有很深的体会,思想上受到很大的触动,也引起了自己很多反思。失去了才知道自由的宝贵,只有时刻坚持廉洁为公,不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才能拥有这宝贵的自由。”
青岛市发改委一位处级干部也写到了听取两名服刑人员报告后的感受。“报告者分别是原市外经贸局的一名处级干部和原交通银行一名支行长,罪名分别是受贿和诈骗。前者不少参观人员都认识,所犯问题也极具代表性,报告时几度哽咽不能出声,让人既惜且愤。后者已经59岁,因非法集资堵不良账目窟窿而入狱,说起90多岁的老母还在盼儿回家,妻子卧病在床,也是几度泪下。”
接受记者采访时,青岛市妇联副主席李艳茹表示,参观监狱也是“干部任前廉政教育”的一项内容,能够让人在开始接受权力的时候就有所警示和畏惧。
参观监狱进行警示学习的还有领导干部的配偶。考虑到近年来,在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夫妻联手作案的比例较高,不少贪官的背后都有“贪内助”在推波助澜。2010年,青岛开展了对市管领导干部配偶的廉政教育活动,先后组织1700名市管领导干部配偶参观青岛监狱。
也有一些地区通过旁听庭审的方式 ,由贪腐官员现身说法,开展警示教育。今年8月,山东省邹城市纪委就组织了该县经济基础较好村或财务混乱村的村会计,到市法院旁听职务犯罪庭审,“发挥案件查办的典型教育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制度建设必须跟上 在上述传统课程的基础上,这些年来,各地都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也有了一些创新课程,比如廉政微电影、本地廉政戏等。
这些廉政警示教育确实了发挥的效用。全国多地都曾出现接受廉政教育后 ,投案自首的情况。比如,2012年4月,担任山东沂南县某镇兽医站站长的汪立祥在观看了预防职务《机关算尽,法网难逃》警示教育宣传片后,到该县检察院投案自首。这是2011年沂南县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以来,第7个主动到该院投案自首的职务犯罪嫌疑人 。
“接受教育后投案自首,这是看的见的影响,有的在接受了警示教育后不敢‘伸手’了,这也是教育的一个作用。作为预防犯罪的基础性工作,警示教育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山东某地纪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纪委宣教室宣教处处长陈江华也谈到廉政教育在预防腐败上起的作用。他说,预防腐败需要发挥包括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廉政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单就廉政教育而言,比较难以对效果进行量化。“但廉政教育需要常抓不懈,一旦形成廉政文化就会发挥作用,就像我们现在一些贪腐行为也是受传统文化中一些糟粕思想影响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让警示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仍是一个待解的问题。记者梳理山东省纪委公布的9份落马官员忏悔书发现,其中有3位都提及了自己曾经接受过警示教育,但最终没有将其内化为内在自觉。
“以前,我也曾经坐在礼堂里,听过警示教育报告,也曾经为犯罪人的下场而叹息和不齿,但我没有认认真真、入脑入心地学,更没有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学,总认为蹲监坐牢是别人的事,与根正苗红的自己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已落马的某县原县委常委、副县长写道。
某区机关服务中心原主任助理写道,“过去单位组织政治学习、法律学习,也参加了,也学一点 ,但那都是为了应付一下工作,装饰一下自己,实际上在心里是抱着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根本没有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廉政教育虽然按规定学了,但也很肤浅,没有学进去,更谈不上钻研。”
对此,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倪星教授认为反腐倡廉是一项浩大的综合工程,应该客观看待警示教育活动的作用。“反腐体系由警示教育、制度建设与运动式反腐三部分构成。警示教育改变人的动机,起到让人‘不想腐’的作用。制度建设堵住腐败漏洞,起到‘不能腐’的作用。运动式反腐通过一定时间段的严惩腐败,起到‘不敢腐’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通过参观监狱、观看宣传片等警示教育针对性强,能够起到震慑作用。看到过去的老领导老同事因贪腐失去自由,会很震撼,但很难持续起作用。人性都是很脆弱的,一旦回到现实中,或者时间一长,面对诱惑,这种警示效果或许就起不到作用了。”倪星告诉记者,针对“不想腐”的警示教育一直很受重视,但方法上也应该有创新。“我们常说警钟长敲,怎么保证长敲,谁来敲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记者 朱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