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向着更幸福的生活又迈进了一步。日前,
市南区发布了2014年
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工作盘点,其中在宜业、宜居、幸福方面的诸多亮点工作更值得称赞,这些亮点工作全都贴近民生,或为了辖区有更好的经济发展铺垫基础,或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或让居民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2014年是市南区为打造国际国内一流的宜业宜居幸福城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宜业市南 提升区域经济
核心竞争力 市南区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定率先发展信心,努力实现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不断提升。市南区率先在全省发布航运服务业综合指数及发展报告,综合推断市南区航运服务业发展动向,有效满足政府、企业及公众的信息需求,成为全区航运服务业发展新的风向标;市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出台,规划“一极一区两翼”的文化产业布局;搭建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政务、融资等一站式、全方位、专业化服务;举行首届“
青岛(市南)老字号精品展”,对复兴老字号发展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
税收过亿元楼宇达23座
随着全球规模最大的P2P金融中介机构宜信财富青岛旗舰店,中国最大的商务中心运营商世鳌国际商务青岛分公司、新加坡星展银行、全球著名市场调研机构AC尼尔森公司、青岛鼎信通讯等总部或机构的顺利落户,市南区内市级大型总部企业已达到130家,金融机构达160家,占全市的82%。这些高端优质的产业载体正成为市南区筑巢引凤、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平台。
一座座高楼大厦在市南区拔地而起,不断刷新着岛城的新高度,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2014年,市南区高端中介暨产业合作联盟也顺利成立,成为助推全市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截至目前,市南区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达到126座,总建筑面积424.7万,其中5A甲级商务楼宇达13座,占全市总量的70%左右,全区税收过亿元楼宇达23座,全区高端服务业发展实现了深度和广度的同步拓展,实现了从平面发展到立体发展的新突破。
东部商圈继续扩容升级
去年,香港路2号的海航万邦购物中心盛大开业,众多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齐聚一堂,赚足了高端商务人士的眼球。海航万邦购物中心的开门纳客,标志着由海航万邦购物中心、中铁青岛中心广场和华润万象城构成的三足鼎立的香港中路“西商圈”的新格局逐渐清晰起来,这些定位高端、瞄准国际、引领时尚的商业载体让本就“流金淌银”的浮山湾畔商业气息更加浓厚,成为市南区东部精品购物圈扩容升级的重要助推力量。
近年来,拥有海信广场、百丽广场、佳世客、麦凯乐等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的市南区东部精品商圈毋庸置疑是青岛各大商圈中的高端代表,引领着全市时尚消费理念。而随着海航万邦购物中心、青岛中心广场等香港路“西部势力”的崛起,再次刷新了香港路商圈的品质档次,成为对市南区东部商圈服务能力的补充和消费内容的提升,对整个青岛商业来说可谓一次质的飞越。有专家这样评价,香港路“西商圈”的崛起是城市现代化消费的标志,提升了人们的消费空间,东西商圈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需求,实现了客流的细分和转化。它们的诞生,意味着青岛商业市场逐渐进入品质消费时代。
宜居市南 着力提升城区功能品质
市南区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动城市开发建设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建设国际国内一流的宜业宜居幸福城区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继续注重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社会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再提高、再细化、再升级,城区功能品质实现不断提升。市南区百名党员领导干部进社区蹲点办公,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现提速升级,推出微信公共服务,开通了移动审批服务,提高了全区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招聘289名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探索开放式楼院管理新模式,各街道针对开放式楼院管理开出不同的“药方”……
打响“帮到家”志愿服务品牌
2014年,市南区志愿服务工作迈入第十年,从2004年市南区注册成立“义工(志愿者)协会”开始,经过十年辛勤耕耘,全区志愿者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相继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认对门,帮到家”“爱心门铃”等系列关爱主题活动以及 “文化活动进社区”“名师义教进社区”“科普教育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打响了“帮到家”志愿服务品牌,覆盖全区的志愿服务网络已成为宜业宜居幸福城区建设的文明使者。
市南区的志愿服务已经融入了建设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市南区“义工(志愿者)协会”旗帜下,全身心地投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行动中,他们将爱的火炬心手传递,让爱的温暖洒遍每个人的心中,他们的行为包含着青岛精神,体现着青岛精神,影响、鼓舞、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 率先全国启用新果皮箱
市南区去年在全国率先启用景区新型分类果皮箱,9个旅游景点共设置分类果皮箱134处。除景区之外,为了减少小型餐饮户向居民分类垃圾桶中乱倒垃圾,便于环卫公司统一安排车辆清运,市南区还为全区小型餐饮业户配发餐厨专用垃圾桶349个,室外专用垃圾桶87处,并与其达成了单独投放餐厨垃圾的约定,以保证垃圾处理准确有序进行。
自2013年3月份市南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以来,全区299个封闭小区、1434个开放式居民楼院、11处农贸市场和39所中小学校已实现全覆盖,1033家大中型餐饮企业、349家小型餐饮单位和178家驻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实现同步推进,截至目前,市南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的用户已扩大到15万余户,占全区用户的七成,市南区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幸福市南 发展成果能够普惠民生
《2014中国民生发展报告》首次将“民生中国梦”的理念纳入其中,指出民生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落脚点。这一年,市南区把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启动老年人白内障复明工程,为全区常住60周岁及以上患白内障且符合手术指征的老年人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工作;2万老人领千万高龄及生活补贴,实现了困难及独居老人养老服务工作的全覆盖;新建18所中小学校学生食堂,投入约70万元为全区特困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启用残疾人阳光安养服务中心,解决有需求的低保或低保边缘家庭的智力一、二级和肢体一级的残疾人安养问题……
便民服务微平台搭起新桥梁
市南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号召党员干部、各基层组织因地制宜,建立多元化沟通渠道,为百姓搭建建言献策、互相沟通的平台社区。QQ群、微信圈、便民卡、小纸条等变成了街道、社区和居民沟通的途径,让居民遇难题知道该找谁,有需求知道该问谁,足不出户即可掌握周边全方位讯息,居民诉求及时得到回应,居民意见立改立行,一个个小平台谱写了一篇篇服务民生的好文章。
“街道搭建社区便民服务微平台真是方便了我们,不用跑腿就能办事了。”说起这些社区便民微平台,居民们都很高兴,这里有居民需要的政策解读、惠民信息、预约服务等消息,这里会随时有人倾听居民的心声,第一时间为居民答疑解惑,提供贴心、务实的便民服务,社区便民微平台成为网络时代市南区民生建设的新思考和新探索,诠释了民生新政的网络新内涵。
打造5分钟体育健身圈
2014年,市南区不断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拓宽全民健身渠道,精心打造的5分钟体育健身圈得到了居民们的广泛好评。市南区去年先后举办40多项群众性体育赛事,成功举办全民社区休闲健身运动会、市南区首届滨海健身节和首届志愿者运动会,打响了市南体育休闲健身品牌。目前,全区参与各种健身休闲活动人数已达到总人口的50%以上,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稳步提高。
近年来市南区全民健身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健康运动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3年把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列入为民要办实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持续完善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功能和使用效率。目前,全民公共健身设施已实现65个社区全覆盖,区域健身设施全面实现“5分钟健身圈”,健身运动就在家门口,健身活动特色化、生活化、品牌化,全区全民健身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不断提升。(记者 孙启孟 通讯员 卢佳 李伟 刘永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