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一箱子的皮影是孙兰玉珍藏的宝贝,也是小孙女最爱的玩具。
记者 杨青 黄继春
“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一首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皮影表演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昔日里,一个木挑箱,搭个台子,边动边唱,引得万人空巷的传统老行当——皮影,现如今已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而能够玩转皮影的手艺人更是少见。
手艺难舍,做皮影成生活乐趣
一个木箱子,各式各样的皮影,三张画满图案的黄牛皮……21日上午,记者在兰山区京韵园小区孙兰玉的家中,见到了这些如今在影视剧中才可得见的传统老物件。看到记者来,孙兰玉又打开了他的“百宝箱”,里面收藏着他成千上百的皮影作品,唐僧、猪八戒、何仙姑、铁拐李等一个个做工精致的皮影人物栩栩如生。
“我要,我要,这个好看。”见到五彩斑斓、惟妙惟肖的皮影作品,孙兰玉还不到3岁的小孙女孙梦涵嚷着要玩。见到小孙女对自己的皮影作品如此喜爱,他高兴地将皮影递过去,拿到皮影的小梦涵竟有模有样地耍起来。见到爷爷在幕布后操作皮影,她也好奇地凑到幕布前摸来摸去。“儿子和女儿都对这个老手艺不怎么感兴趣,没想到小孙女倒是挺喜欢。”孙兰玉的妻子刘开芹兴奋地说,老一辈人都把皮影叫做“土电影”,而孙家的皮影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孙兰玉是第四代传人。
在孙兰玉家里至今还保留着祖辈们传下来的部分皮影,算下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52岁的孙兰玉仍坚持搜集材料做皮影。“这些皮影作品都是退休这两年闲在家里做的,不仅颜色更鲜艳,造型更大,牛皮料子也比以前的好,更耐用。”孙兰玉边摆弄着皮影边说,四五岁起就跟着家中长辈观看皮影表演,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爱上了皮影,做皮影也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制作复杂,
传统手艺盼传承
作为一门民间艺术,皮影制作与表演的老手艺早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和亟待传承的文化遗产。
一张好的皮影,承载着古色古香的传统工艺。“皮影的制作,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雕刻、染色、组合等多道工序。”从生意场上退休后重拾皮影制作的孙兰玉告诉记者,小黄牛皮是较好的制作材料,但很难得,自己一年才淘弄到三张。买回来的牛皮要在石灰里浸泡一段时间,退毛洗净晾干后才变得透明细腻。在牛皮上画好图稿,就是雕刻了。“刻的时候要一刀下来,一回刀就有毛渣,很可能刻坏作废。”孙兰玉边小心翼翼地雕刻边说,染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每个人物、道具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都要符合其本身形象,整个制作过程要用心把握好每一个细节。
从团花鱼鳞的设计到八卦镂空的雕刻,皮影透过光影将这些传统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随着影视的发展,皮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回忆。“1985年以后就不表演了,做生意后,有空时也会做一些。”孙兰玉说,近几年,在村委的建议下,传统艺术开始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他也希望能将皮影老手艺传承下去。
皮影亮相,十里八村尽来望
几根简易的竹棍,一张方桌搭成的小戏台,桌前放一面白色的幕布,伴随着激烈的锣鼓乐和抑扬顿挫的唱词,就能演绎百态人生。孙兰玉回忆道,十多岁的时候,他就能熟练地进行皮影表演,《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剧目,将一个个历史人物演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引得十里八村的乡邻都来围观。
“我十五岁就能独当一面,和同行一起到各地去表演,也是当时养家糊口的一个手艺吧。”孙兰玉说,那时没有电影电视,皮影表演深受乡民的喜爱,每次演出都要提前预约,每到一个地方,周围十里八村的乡民都赶来看。“那时的场地也小,搭个简单的小棚子,好几千人往里挤,棚布时常被撕坏,还有不少人看不见皮影表演,只能听听表演的唱词。”说起当年皮影戏受欢迎的火爆场面,孙兰玉至今记忆犹新。
“一口能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是对皮影戏的高度称誉。“我的皮影表演,就是唱上一两个月都不带重样的,每次听完一幕大家又期待着下一幕,唱不完都拦着不让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皮影表演辉煌一时,凭借着娴熟的操作技法,没有剧本全靠口口相传的唱词,在过年前后及春秋农闲时节,孙兰玉一天的收入就高达3元,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