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业老拖延在校受排挤 心理学老师支招

2015-01-30 08:07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宁夏路小学曾组织"我来做你的守护天使"活动,让孩子学会和同学相处(资料图)



  “孩子做事儿就是黏糊,就那么一点作业拖拖拉拉好几个小时完成不了”“孩子现在太依赖我 ,每天放学我不在家他就不回家。”青岛宁夏路小学的心理学老师郭斐组织了一个心理沙龙 ,已经坚持到了第六期。每一期都有七八位遭遇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参与进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也跟随倾听了三期心理沙龙,每位家长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儿童教育问题。在不透露家长信息的情况下,信报记者也整理了部分的问题,并咨询了心理老师,看看这些问题您是否也一样会遇到?

  问题一

  孩子做作业老有“拖延症”


  对家长来说,孩子做作业时拖拖拉拉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头疼问题。“你要看着他还会认真写,但是一会不看他就玩起来了,以前做作业就需要半个多小时,但是现在动不动就一两个小时。”面对孩子做作业的问题,总有家长因为这个而“抓狂”。

  对此,青岛宁夏路小学心理学老师郭斐也表示,孩子做作业拖延通常有多种原因,先别着急给孩子扣上“拖延症”的帽子,因为很多时候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写作业时,坐在孩子旁边的父母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监视孩子,此法经常会出现孩子作业越来越拖拉,不自立,学习无主动性。而第二种陪伴的父母,会在孩子学习时在旁边读书、看报、工作等,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让孩子明白:大人也是需要学习的,工作也要认真努力的 ,认真的态度是一种责任。”郭斐说,而家长的做法,也常常会影响孩子的效率。

  而面对孩子的拖延,家长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首先必须了解的是,孩子专注力时间本就有限,不能以成年人的时间来要求孩子。“一年级小学生的专注力时间一般在 15分钟左右,三年级小学生能到25分钟,所以即便孩子写一会就玩起来了,家长也应该理解。”郭斐说。“一种情况是,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时家长没有帮孩子养成,所以孩子才会拖延。第二种情况是整个家庭没有营造一种氛围,家长自己都是严重的‘拖延症’,如何要求孩子?”

  而孩子拖延症,还有一种情况家长也必须了解。大家都知道一年级为幼小衔接的适应期,却不知三年级也是一个学习的转折点,也有适应期。“一年级是教一些常识性的内容,但是三年级开始老师会教一些学习、计算的方法,所以到了三年级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可能放慢。这期间是一个学习能力的提升,适应的时间、过程都是需要的,所以做作业可能会拖拉。”郭斐说。

  问题二

  孩子犯错误发火也不管用


  对于家长来说,最“抓狂”的时候通常在孩子犯错误之后,这时候最想知道的就是弄清楚孩子心里在想什么。“那次孩子又被老师批评,我也发火了,然后平心静气地跟他谈了两个多小时,孩子好像也懂了,但是过了几天又这样了。”有的家长说。

  而作为一名老师的郭斐,在跟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也常听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爸爸,妈妈,你们总是对我发火,你们到底在气什么?”在郭斐看来,很多时候,表面上是孩子犯错惹怒了父母,但实际上孩子的“错”只是一个契机,点燃了父母酝酿很久的负性情绪,使之此刻“正当理由”爆发而已。

  “所以家长需要学会自我觉察,意识到自己要发火了,先回避吧 。等着情绪过去了,你再分析一下刚刚的事情,有几分是因为孩子犯了错。你发火,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还是为了教育孩子?”郭斐建议说。

  在跟孩子沟通时,郭斐也建议家长,当你说话时,你的身体的所有部分都在传达信息 ,你的脸、声音、肢体、呼吸 、肌肉都在“讲话”,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之间的差异产生了双重信息,比如一个妈妈皱着眉头,边摇头边说:孩子你做得真棒,孩子就会迷惑:妈妈明明是不高兴的呀。她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双重信息的问题沟通在每一个家庭中都会经常上演。由于孩子面临双重信息,因此他的反应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交流的结果。”

  问题三

  孩子在学校受同学排挤


  有了孩子之后,家长似乎总有操不完的心。“上学了不光担心他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还担心他跟其他同学没法相处,会受到其他同学排挤。”在心理沙龙上,总有家长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郭斐看来,当一个孩子与同学人际关系不好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个大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自己先不愿意跟别人玩的,拒绝跟其他同学的亲密相处。这种情况我们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例子,三年级的小男孩不愿意跟任何人交朋友,经常跟妈妈说自己在学校被欺负,后来家长了解清楚之后才知道,孩子是过度的自我保护,害怕跟别人相处而打破自己的安全底线,这是孩子自身的一种防御。”郭斐说。据她介绍,0~3岁是一个孩子安全感建立的最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建立好,这一辈子这个孩子的安全感就是非常有问题的。“这个就需要家长和老师长时间的心理干预,才能逐渐改善。”

  而另一种情况则在于,有一些孩子交友方式不对,他们不会正确的人际交往的方式。“虽然小朋友之间的游戏方式就是追逐打闹,但是有的孩子就是会玩到拿石头丢人。主要就是因为人际交往的方式他不会。”而针对这个问题,郭斐建议可以通过故事疗法,帮孩子理解正确的相处方式。“为了符合孩子的认知,爸爸妈妈可以将与人相处的方式编成小动物的故事,比如说可以用哪些方式跟小狗交朋友,尽量将想到的所有方式都编进故事里,然后讲给孩子听。第二个阶段就是一起来编故事,家长可以提出一种情境,孩子来讲第二段。这样在故事当中学会的,会无形当中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而孩子即便在实际交往当中再受挫,父母就可以帮着分析,“如果是小猫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会怎么来处理。”

  问题四

  男孩过分依赖总爱黏着妈妈


  如今,孩子的独立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家长关注的话题,如何让孩子及时独立,也成为许多家长最为重视的问题。“但是我的孩子现在就感觉过分地依赖我,每天晚上放学之后,即便他自己有钥匙,我要是不在家,他也不开门回家,就在小区的传达室等着我,说了让他先回家也不回去。”有的妈妈说。

  在郭斐看来,孩子依恋父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孩子在6岁之前,这也是一个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期,初步有一个人际交往,如果情感受挫,家长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孩子也会留下阴影。因此,对家长的依赖也很有必要 。尤其是男孩,在12岁之前 ,对母亲有一定的依恋,这是很正常的。因为青春期之后,心理距离会跟家长渐渐疏远。”郭斐说,在她看来,更应该警惕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依赖心理 ,这才是让孩子无法学会“独立”的主要原因。

  “很多家长都觉得会考虑孩子过度依赖他们的问题,却很少知道自己也在时刻依赖着孩子,这种心理的依赖感甚至比孩子对他们的依赖更强烈。”郭斐说,“很多情况下,孩子长大之后都希望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但是父母不愿意放手,这是父母因为要离开孩子而产生的焦虑。”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孙祥辉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孩子 教育问题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