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9月底
青岛市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手段正在
改变着青岛道路上曾经让管理者难以整治,让老百姓习以为常的交通乱象——
压线过路口的,逆向行驶的,闯红灯的,超速驾驶的,不按道路标识乱转向的,抢占公交专用道的等等以往见多不怪的交通恶行,得到了全面及时清晰的监控和处理,也在逐渐向正确认识上修正青岛司机的交通秩序观念,向文明守规上改善青岛的交通风气和交通形象。今年冬天,由福州北路与哈尔滨路交汇处的华仁立交桥限速40公里引发的激烈争论,就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上线后对交通陋习改变的最真实最具体的例证。
但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任何新改变的影响,都会带来一定的新问题。在交通监控技术大大提升之后,对道路行政管理的倒逼作用,已经开始呈现出来,从而引发了更多的是是非非,比如司机们都熟知的“消分”潜规则。
以往,常见的交通违规情况是无法拍摄清楚甚至是拍摄不到违规司机长相的,但强大的新智能系统却可以做到这一点,不仅清晰无误,还覆盖广泛,换言之,司机的每一次交通违规几乎都会被准确的记录在案。那么,谁开车谁违规谁扣分就既是法律法规要求的,也是监控与执行的客观条件所允许的,但问题是,替人“消分”的现象依然严重。而对消分的严肃监管之所以没有伴随着智能系统一并到来,原因有很多,可以列举一二:
首先,还是社会的“法不责众”思维,既然所有人都在这么做,那么即便这种行为是违规的,也不太会有执法部门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挑头跟大众为敌,尽管执法部门这样做只是为了恪尽职守。可以想见,交警在这个抉择上的难处,也可以预料,一旦严格起来,不能肆意顶替“消分”的广大车主会把这股不正常的怨气聚集起来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令交警吃不消。
其次,在现有的违章处理流程下,开罚单交罚款的效率并不高,耗时比较长,并且处理窗口少,周末又不上班,这都导致了交警不愿意再花费更多时间去进行照片与实人的相貌比对,不仅效率会进一步降低,而且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跟相貌是否一致的具体争执,额外再耗费时间。
再次,有空子可钻的地方往往会有灰色交易,“消分”早就形成了一个见不得光却人人皆知的特殊产业。在黑市上,驾证一分从好几百到上千元不等,一个开车不规矩的司机很可能为消分而花费数千元,而“消分”带来的利益,有一些进了消分掮客的腰包,还有一些成了权力寻租的黑钱。交警内部的“消分”苍蝇会成为阻碍扣分严格化的一股暗流。
另外,交警在非营运车辆和营运车辆的“消分”尺度上的不一致,也导致不少青岛出租车司机对交警在智能系统上线后依然两套标准颇有微词。
但不管怎么说,上述的种种顾虑和不足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某种固有状态因为外力介入要做出改变时,总会出现一定的抵触和反复,智能交通系统对青岛交通秩序与管理的影响也是如此。当然,希望目前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也希望青岛广大司机在尝惯了“消分”甜头后能扪心自问:这种类似于毒瘾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正确,到底是不是有助于交通观念和驾驶行为从根本上进行改观?
如果从现在开始,借助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契机,咱们青岛的司机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守规的正确驾驶,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文明第一的红线,那么那种动辄被扣数十分的情况会大大减少,“消分”的生存空间也会随之被压缩甚至消失,青岛的交通秩序又岂能不好转?
换一个健康积极的视角去看待智能交通系统,既是对交警工作的有力辅助,也是对司机文明观念形成的有益推动。虽然现在的消分管理还不够严格,在路上开野了的部分司机还不适应智能交通系统这个紧箍咒,但只要共同努力,树立起严格执法的理念,树立起文明驾驶的风气,交通乱象这个困扰青岛已久的城市毒瘤必然会得到很好的清除。
文/孟祥龙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