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热议打车软件合并:上下班高峰应禁用

2015-02-15 10:54   来源: 青岛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昨天,“滴滴”与“快的”两家公司正式实现战略合并。从去年开始,包括“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在内的一系列打车新兴平台风靡全国大中城市。由此引发的争议也从未间断过:营运是否合法、出租车抢单是否影响安全、是否依然存在拒载现象……对此市政协委员、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朱广君建议,在全市建立统一的电召平台,将打车软件纳入统一管理,“就像110、120一样,有平台统一调配车辆,减少拒载、多要钱的情况。”

  现状:九成出租车用软件拉活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打车软件这一新兴平台发展迅速,据朱广君调查发现,我市90%的出租车驾驶员都安装了此类软件。 “通过这些软件,乘客可以快捷地叫到正在附近运营的出租车,出租车驾驶员也能因此获得更高的收入,降低了空驶率。 ”朱广君说,但是,打车软件的迅猛发展,也随之带来了诸多问题。

  如今,不少城市开始出手治理:武汉提出司机不得收取软件中设置的加价费用,深圳要求出租车司机卸载软件等。朱广君说:“我觉得青岛也应结合相关出租车管理办法,尽快制定政策、出台措施。 ”

  问题:认证手续弱黑车可钻空

  据朱广君调查,目前打车软件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首先无软件难打车,“每个市民乘坐出租车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如果用软件的人就能打到车,不用软件的人就打不到车,这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对于不知道操作打车软件的老年乘客。”

  其次,驾驶员选择乘客,比如软件中的“加小费”功能容易造成出租车驾驶员“挑肥拣瘦”的心态,“特别是在早晚出行高峰期和旅游季节,不用软件打不到车,用软件不加小费更叫不到车。”

  第三,行车安全有隐患,朱广君说,由于乘客使用软件叫单后,需要驾驶员抢单,使得驾驶员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需要频繁触摸手机接单,并电话联系乘客确认上车地点,给车辆的行驶带来安全隐患,“尤其是部分驾驶员为使用不同软件多接单,在车上安装两部手机,更加影响了行车安全。”

  第四,目前打车软件驾驶员客户端注册流程及方式简单,而且没有严密的认证手续,只需填写姓名、手机号、密码设置、车牌号、准驾证号码和所属出租车公司即可,而这些信息可以从任何一辆出租车上轻易获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黑车钻了空子,使乘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增加监管难度。”

  建议:设置平台统一调配车辆

  朱广君建议,应当整合我市现有各出租运营公司的呼叫平台,尽快建立我市统一的全覆盖出租车电召平台,以授权许可的方式将符合条件的打车软件纳入官方统一平台,采用多点对接呼应技术,建成智能呼叫平台。“就像110、120一样,将打车软件及各个出租车纳入一个平台,每辆车都有GPS,通过平台可以实时掌握每辆车的情况,这样一旦有人叫车,可以通过平台统一调配,避免打不到车、被加价等情况。”其次,朱广君建议要创新电召平台与出租车和乘客的联系,“出租车一般都是在行驶中,为了与乘客联系,要不停地开车接打电话,通过电召平台,可以设置一个统一的好记、方便的号码,以此便于乘客、出租车司机联系,可以采用对讲、呼叫等方式联系车辆,减少交通违规和隐患。”第三,完善出租车运营管理制度,运管部门可规定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早7:00-9:00,晚17:00-19:00)严禁出租车使用打车软件揽客,运管部门在此期间加强执法和检查,从而缓解“无软件难打车、不加小费难打车”的局面,避免加剧交通资源分配不均衡。“最后还应当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严查拒载、加价等违规行为,并从根本上解决黑车、套牌车的上路经营问题,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

  愿景:测算使用率合理分资源

  市政协委员、青岛新正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正强则认为,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合并,可以消除不正当竞争,让打车市场回归常态,对普通市民而言打车也会更加方便。“不过政府监管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我认为现在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调研打车的群体数量、通过软件打车的人数、出租车使用软件数,以此评估出出租车的利用率、需求率及运营状况,测算出出租车的饱和度,通过大数据掌握全市总体情况,并根据数据合理调配出租车资源,并以此加强监管。”

    记者 王婷

相关专题:2015青岛市两会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