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除夕当天在灯塔值班,正在擦拭水晶灯罩。(图片由当事人提供)
守塔人 父亲告诉我,他这一辈子最骄傲的就是保住了
团岛灯塔,也希望他的这份坚持会一直传递下去。——王龙强
团岛灯塔守塔人今年添新丁,老守塔人王炳交的儿子王龙强“子承父业”,今年与王炳交一起守灯塔。有儿子陪在身边,王炳交坦言这个春节过得非常开心,因为灯塔的守塔人有了新生力量。
除夕夜爷俩灯塔里谈人生 王炳交是团岛灯塔的守塔人,从1976年来到灯塔,这里就成了他坚守的阵地。而今,58岁的王炳交临近退休,一直担心没人愿意接替他来团岛守塔。
2月24日中午,记者来到团岛灯塔,碰巧王炳交父子俩都在灯塔上。“从腊月二十九到现在,一直就是我们俩守在灯塔,明天就有其他同事回来了,我和儿子就能稍微休息休息了。”王炳交说。
头一年一起守着灯塔过春节,王炳交和儿子都有一番特别的感触。王炳交回忆父子俩除夕当班的过程。“除夕白天,我们俩一起将灯塔的角角落落打扫了个遍,把灯罩擦得亮亮堂堂,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把机械设备保养了一遍,让灯塔‘漂漂亮亮’过大年。”
王龙强说,今年除夕他们一家三口就在灯塔边上的小窝棚里过的,虽然没有暖气和空调,天气比较冷,但一家人吃着热腾腾的水饺,心里暖洋洋的。
“今年除夕前,由于我和父亲提前做了准备,除夕当晚灯塔运行正常,我和父亲在做好值班记录的同时,空闲的时候就一起谈人生,父亲回忆了他守塔近40年的点点滴滴。父亲告诉我,他这一辈子最骄傲的就是保住了团岛灯塔,也希望他的这份坚持会一直传递下去。”王龙强告诉记者。
带儿子工作室里搞研发 由于值班不能离塔,王炳交和儿子不能出去走亲访友,所以只能发发短信拜年,其他时间就放在了研究业务上。
灯塔边小窝棚里的工作室成了父子俩常去的地方,用王炳交的话说,这个工作室是他学木工、焊工、钳工的地方,他在工作室已经发明出十余个“小改小革”,现已应用在灯塔上。
“比如说,灯塔上显示电灯正常工作的电流指示仪表,原来的设备上是没有这个仪表的,后来我研究了设备的使用说明,在原有线路上安装了一个电流表,电流表会根据灯塔电流的变化,在仪表上予以显示,这样守塔人就不用频繁得爬塔查看了。”王炳交说。
在工作室,记者还看到王炳交的一件实用新型专利“航标灯状态自动监控装置”。这个专利是2013年刚申请的,能保证灯塔在主灯损坏时,启动主备切换电磁铁,备用灯损坏时蜂鸣器报警。“这个装置解决了困扰航标灯值守人员几十年的大问题,为航标灯的长明上了‘保险’。”王炳交告诉记者,他的十余项“小改小革”为灯塔值守带来便利,同时节省了灯塔运行的成本,他希望儿子也能潜心研究为灯塔做出贡献。
春节的每一天,王炳交都带着儿子在灯塔上上下下,希望儿子能尽快把灯塔的每一个细节摸熟。“现在的年轻人,哪个能受得了守塔的寂寞?每天面对的就是海,谁肯干?儿子要不是从小耳濡目染,和灯塔有了感情,也不会来灯塔。”王炳交感慨。
记者 张同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