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甲:山东滩区居民外迁和安置应享受国家补助

2015-03-07 09:19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黄河滩区中部分土地得益于黄河水的滋润,土地肥沃,成为黄河沿岸人民的粮仓。(黄河滩区资料图)



栗甲委员就《加快山东黄河滩区治理与扶贫开发的建议》的提案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李勇 报道



  □本报记者 魏然 赵琳 江昊鹏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我听得热血沸腾,我们的黄河滩区,不正是这样急待脱贫的地区吗。”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栗甲告诉记者,今年他提交提案,建议加大对黄河滩区的政策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力度,帮助山东60多万滩区居民脱贫。

  栗甲说,滩区居民贫困由来已久,法律法规对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作业行为做出了许多禁止性规定,政府涉农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一般不在滩区安排,导致滩区水利、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滩区居民生产难、出行难、安居难、上学难等问题由来已久。

  “比如说,郓城县李集乡有4万余亩土地,由于河滩大引水困难,只能打井浇灌,但灌溉机井仅100余口,尚缺800余口。”栗甲说,这样守着黄河浇不上黄河水的村还有不少。

  此外,滩区不少村级道路、田间道路或年久失修或未硬化,村民出行难、农产品运出难。为了安居,滩区建房需取土筑台,建设投资大、使用周期短,许多农户“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建房、三年还债”。有的村学生须过浮桥到河对面上学,每到黄河汛期,浮桥拆除,学生只得提前放假。更有甚者,有的村甚至因为穷,不到百户人家,光棍汉就有二三十个。

  栗甲认为,兼顾做好土地利用和人口逐步分类外迁、滩区内筑村台安置是滩区扶贫开发的不二选择。黄河管理,事权在中央,滩区脱贫,迫切需要得到中央的支持,因此他建议:

  切实抓好政策扶贫。建议将黄河下游滩区纳入国家重点扶贫计划,实施整建制扶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给予滩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允许农业、水利、交通等合适项目进入滩区。加大对滩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交通、教育、卫生等投入取消地方配套。由中央、省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共同出资设立专门的滩区发展风险资金,帮助滩区乡村和群众抵御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风险。

  切实抓好产业扶贫。滩区有180多万亩耕地,且土地成方连片,环境污染少、生态条件好,土壤肥沃,劳动力相对丰富,可很好地加以利用。建议从国家层面组织力量,系统规划黄河下游滩区三次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大力抓好土地整理,便利农业集约经营。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条延长,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出租或入股形式,流转给大型农业企业经营。

  切实抓好科技扶贫。在黄河滩区布点一批大的农业科技项目,科学治理和利用滩区的土壤,滩内存在大量冲积而至的沙层和淤沙层,肥料含量丰富,适宜发展经济作物;黄河下游的“富营养水”特别适于养殖,“比如东明滩区养殖南美白对虾就取得很好的效益”。农业和科研部门应特别进行研究,给予技术支持,提升滩区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

  切实抓好教育和培训扶贫。外迁人口不能只给他们盖了房子就完事了,要教给他们一技之长,使他们能凭技能真正走出去,依靠知识致富。

  此外,山东黄河滩区与河南黄河滩区有着相似的地理条件和生活环境,特别是菏泽市、济宁市的梁山县、泰安市的东平县等,经济社会发展与河南省的濮阳、范县、台前处于相似水平上,甚至更加落后,建议在滩区居民外迁和安置上能享有与河南相同的户均7万元国家投资补助政策。(本报北京3月6日电)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