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干什么也行。”尽管下肢三级残疾,她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异常乐观、勤劳,为谋出路不断学习。3月5日,在妇女节到来之际,经
平度市残联推荐,记者采访了这位在众多残疾人中尤为自强的女人。今年48岁的于淑华告诉记者,她曾进工厂做过统计、质检员、报关,下岗后,先后购买机器织毛衣,开店卖蜂蜜,还学习了糕点制作,常去披萨店帮忙。
两岁患
小儿麻痹症
据了解,今年48岁的于淑华经鉴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她在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致双脚站立不稳。于淑华告诉记者,“当时去过潍坊、淄博求医,进过大医院,也去私人推拿所找偏方治疗,一直没有治好。”
于淑华的父母当时都是教师,一个十多口的家庭仅有两个劳动力在赚钱,根本无法维持家里生活。就算对于淑华格外优待,也只让她读到高中毕业,随后她便准备就工考试。“在就工考试中,考了好几次我都是第一名,当时很高兴,觉得自己考得这么好肯定能进去,结果事与愿违。”于淑华叹息道,“进单位首先要体检,因为腿脚不便,每次都被淘汰出局,后来只能去为残疾人开办的福利厂工作。”
“我在福利厂做班长,那时的班长不轻松,要带头干活,工厂里的各种工作我都做过,像统计、质检员、报关员等,一干就是十余年。”于淑华说,“2005年福利厂搞人员分流,我们残疾人都下岗了,为了谋生计,就自己想办法开店。”
以加工毛衣为主业
正常人下岗后找工作都会发愁,何况是一个腿脚不便的女人,然而于淑华却很坚强,靠着自己的心灵手巧,用缝纫机做工艺品、玩具等。“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织毛衣的机器,开始做导线工,导一件毛衣赚一块钱,后来跟着学织毛衣,一件赚四块钱,赚的比以前多了,工作也有奔头了。”于淑华高兴地说,“后来干脆自己购买了加工毛衣的机器,每件毛衣的加工费变成了四十元,一天能加工五六件。”
5日上午,记者联系于淑华时,她正忙着为客户加工毛衣。于淑华告诉记者,“每年10月到次年的5月,属于旺季,加工毛衣就是我的主业,现在加工一件毛衣毛收入120元,一天能加工两三件,从业10余年来,客源都是熟人,都是大伙信任我,觉得织得还可以,互相介绍来的。”
尽管赚钱不少,但因为织毛衣的机器很高,于淑华只能站着织,一件毛衣要用机器来回推动1000多行。“一直站着虽累,但心里高兴,觉得有收获。织毛衣的花样比较复杂,但不管什么事,只要试了都能学会。”于淑华说,“织毛衣要先调密度,再打蜡、导线、织、缝、洗、整形。以前边上班边织,现在主要织毛衣,一年能加工两三百件。”
空余时间兼职做面点
据了解,于淑华的儿子已经中专毕业,开始工作了,一家人的负担已经减轻了不少,但她仍旧不放弃学习的机会。2013年,由于原来的店面房租涨价,她出让了经营一年多的蜂蜜店,开始另谋出路。为了到一家披萨店上班,她专门到诸城学习了糕点制作。
“闲不住,干什么也行,只要肯付出,不愁找不到工作。”于淑华说,在织毛衣之余,她常到披萨店帮忙,也有其他的老板开出月薪3000元的工资请她去上班,但被她拒绝了。“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还生着病,挣钱是一方面,老人也要照顾,过段时间,我打算带母亲去北京治病。”
采访之后,于淑华发来信息:“你对我的采访我很惭愧,其实我的成绩微乎其微!成绩都是来自于大家,我只不过尽了一点点努力而已。一个人,只要你勤奋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创造一切!它会使你的生活更加富余更加充实!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在此,祝愿于淑华及全天下的女人节日快乐。
文/图记者 张雪松 本报通讯员 李景润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