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深海生物样本 蛟龙号首回国家深海基地码头

2015-03-18 06:2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3月17日上午,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搭载着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靠岸。记者 王滨 摄



母船上的蛟龙号。记者 王滨 摄



  半岛都市报3月17日讯(记者 乔秀峰) 3月17日上午,蛟龙号结束近4个月的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第一次回到位于即墨蓝色硅谷的“新家”——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此次,包括我国第一批2名女潜航员在内的6名潜航学员首次随蛟龙号执行下潜任务。

  在结束了历时近4个月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下潜任务后,3月17日上午8时30分左右,搭载着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在位于即墨蓝色硅谷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缓缓靠岸。

  参与2014年至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和第三航段的潜航员、科学家们挥舞手臂,迫不及待地与岸上的“亲人”们打着招呼,并在船舷上挂出了“青岛人民,我们蛟龙号回来了”的标语。

  在鲜花和掌声中,他们依次上岸。国家海洋局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说:“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蛟龙号完成了第二和第三航段调查任务,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热液硫化物合同区成功开展13次下潜,创下了中国深海科考多项第一,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今天,蛟龙号顺利完成任务,并安全返航了。”

  在这次两个航段任务中,蛟龙号获取了700多个珍贵的深海生物样本。随船出海的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研究员张宇说:“蛟龙号在大约2000米深的6种极端海底环境下,采集了大量微生物样本,相信其中会发现新的物种。”据了解,目前样本已送往相关科研机构鉴定。

  包括我国第一批2名女潜航员张奕和赵晟娅在内的6名潜航学员首次随蛟龙号完成下潜任务。据蛟龙号航次现场顾问刘心成介绍,此次,6名学员分别进行了两次实地下潜训练,作为副驾驶辅助主驾驶,有的学员还在蛟龙号执行完下潜任务上浮的过程中当了一回主驾驶。“与以往的航次不同,这次蛟龙号首次在硫化物区域下潜,地质结构比以往复杂得多,这大大增加了6名潜航学员的实际操作经验。”

  蛟龙号的靠岸,也标志着国家深海基地码头的正式启用,未来,这里将成为蛟龙号的“新家”,蛟龙号将在这里进行测试、检修、调试和出海。而潜航员们也将在新家展开培训与训练。

  据介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建设对于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深海基地落户青岛,对于青岛同样意义重大。未来,国家深海基地还将打造深海技术装备研发制造、深海生物及生物基因研究利用、深海战略资源勘探与开采保障的深海产业基地,并为海底观测监测等海洋科技创新领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潜航员唐嘉陵:

  这里是蛟龙号最好的家


  对于青岛的新家,潜航员赞不绝口。唐嘉陵说:“虽然没有跟队友们一起靠岸,但看到他们凯旋,也有第一次回到自己家的感觉。国家深海基地的设备和设施完备,我们的训练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而且,很多设施都是为蛟龙号量身打造的,可以说,这里是蛟龙号最好的家。”

  国家海洋局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表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建设吹响了我国进一步走向深远海的号角,标志着我国深海科学和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我国大洋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月17日,在蛟龙号回到青岛新家的当天,也有不少人专门从江苏江阴赶到青岛。因为,那里是蛟龙号的“老家”,搬家后,“老家”的人也来到“新家”看看。江苏江阴蛟龙号集邮会会长薛昊亮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我们30多位会员,3月14日就赶到青岛了,就是为了迎接蛟龙号返航。”

  对于蛟龙号的“新家”,他也很满意,“说实话,比原来的江苏国际集装箱码头好多了,虽然不舍得,但是看到蛟龙号找到了更好的家,我们也很高兴。” 记者 乔秀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